第30章 大汉华章(28)

上一章:第29章 大汉华章(27) 下一章:第31章 大汉华章(29)

中山国仰仗国内丰沛的水力资源,主要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作为此地国主,夏安然要发展自然也是往水稻方向发展。

中山国位于现代的河北,属于中晚稻地区,和直播的麦子不同,秧苗需要先行在苗盘育种,等它长出一定的根须再移植到水田里。

会有如此需要是因为比起麦子,水稻有一个天敌,那便是多雨多风的南方天气。

直播的水稻根系扎得浅,乃至于因播撒的方向有差,其根部会横向发展,若是遇到大风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加上南方还有两季稻、三季稻地区,为了抢收抢种必须省去种子发芽的时间。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此时种子的发芽率低,弱苗率高。

在苗盘内,较弱的幼苗可谓精心呵护,若是遇上了倒春寒,屋内的温度也较容易控制,不易误了春播。

同时此举也能淘汰掉表现不良的秧苗,如此下地的苗都是好苗,再加上育苗时会留下备用的秧苗,插秧后情况不佳出了意外的也能及时补种,如此总产出也能得到控制。

但事实上,在现代由于种子的品控到位,加上农村劳动力缺乏,已经有很多地方也采用直播的方式种植水稻。

更多的大平原地带以及农粮公司出于种种需要也会使用插秧机。

现如今国内仅有少部分大型机械无法被使用,亦或者为了降低成本,劳动力富余的地区还会采用人工插秧。当然,随着机械公司开发出小型农用机械,以及国家第一产业资源倾斜和结构优化,以后人工插秧很有可能会成为纪录片或者民俗活动。

中山国多平原,此处自然还是采用最普通的水田插秧技术的,甚至于在西汉年间,他们这样的先育苗再移栽的种植方式还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夏安然在之前秋收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山国内一国多制情况严重。

这主要是由于中山国本是由多地郡县拼接而成,但因为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和科技点,各地农户使用的农械设备自然存在一定差异。

不仅仅是工具的差异,自然还有劳动习惯的不同,这一切都由官吏们在入冬前汇报了上来,并且带来了各地农民最常使用的农具。

农具的改革是必然的。

夏安然只粗粗看了几眼便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要说农具大体分类最主要的便是整地工具,然而……

小国王左右看看,居然连钉耙都没有发现,修正土地全靠锹、锄,犁虽有,但是是比较传统的人力犁,或者这应该被称为耒耜的进阶版?

为何不用畜力?

官吏有些为难地告诉他,马不善耕地,驴脾气太坏,容易耕坏地。

“为何不以黄牛?”小国王瞪大了眼。对于他这样的问题,小吏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喃喃道:“黄牛……比驴更倔,不好拉呀。”

小国王惊呆了。

这一年冬天,在中山国各地方全面开展了打牛鼻环活动。

事实上牛鼻环这存在应当早就有了,毕竟牛作为人类的主要畜力存在了上千年,后世还发现了穿着鼻环的铜牛,证明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牛就已经有了鼻环。

虽然考虑到青铜器也算是礼器,这牛应当也是贵人家里的牛,未必就和寻常百姓的牛一样待遇,但起码已经有人意识到牵着鼻子的牛更为温顺了,想来对于富户或者说以牛为主要驭力的地区,愿意试上一试的人定然不少。

但可能一则是长期战乱消息互不通畅,二则是中山国属于少数能够在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水田和旱地不同的耕作方式也使得信息无法顺利传播,亦或者秦汉期间的连年战争使得文明和科技点发生了倒退。总之现在的结果便是,中山国的牛不用鼻环。

但是好在,找遍全国之后还是有大概知道如何穿鼻环之人,夏安然让他带领一队人上上下下去给各家打鼻环,也不必强行命令,农人们听说这法子能让牛变老实自然上门来求。

其实此举操作,说难也不难。

穿鼻环便是用铁签穿过牛鼻子之间的软骨,然后塞入圈子防止伤口闭合即可。

当然,为了防止伤口发炎,这圈子最好是用惰性金属,金银是不可能了,铜也比较值钱,便有人机智得取了一小节铜条在牛鼻子里头,然后用藤蔓连着铜条,露出来的自是藤蔓,又不显眼又不容易发炎。

既然畜力到位,改造农业器具的任务自然只能由夏安然来动手。

钉耙不必说了,这是用来将土壤从大块打为小碎块的必备工具,当然关键时候战斗力亦是惊人,又能护家又能下地,堪称农业类武器第一名。

如今的犁也要改为以畜力为主的曲辕犁,他绘图后将结构图交给了木匠。为了达到最佳目的,他让铁匠配合着木匠试着配置一下铁质犁头。

尽管他似乎曾经点亮过以毛笔作画的技能,但夏安然还是打算等开了春让人去寻找石墨,或者试试看能不能将墨块搓成小细块。

他甚至异想天开地想要用墨块当做铅笔芯一样得做出一个充满华夏特色的“铅笔”,当然最后还是放弃了。显然,这个技能点他没有点亮。

夏安然小小地遗憾了片刻后便继续投入了各种改造之中。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夏安然还做出了名为“秧马”的稻田专用道具。

这是他曾经在一个复古综艺节目中看到的。秧马整体造型就像是最劣质的小孩玩的摇马,以木制成新月状,底部为滑板,人坐在中间,前后都能储物。

这样东西的发明是何时代已不可考,但是在以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北宋朝,将之推行开来的。

插秧时候土壤松软泥泞,圆形的平滑底面很好移动,人在上头插完一片脚一蹬便能向后滑动。

在现代一些农村,这样的工具已经简化成类似于滑板车+小凳子的存在了。

除了插秧,在间苗亦或者遭遇到意外需要拔秧的时候也能够使用,这样工具可以极大程度地减轻农民们在插秧时候的体力消耗,并且保护身体,减少腰椎的劳损。

但是这东西他没打算官方推广。到时候农人们看着有人用了自己就会造,不光会造还会改进。纯木制成的器具,寻常农人都能自己敲出来。

夏安然努力推进的是堆肥制。

现在的人们已经大概有了粪肥利于植物生长的概念,但是对于粪肥的处理却完全不到家,不如说……根本没有处理。

小国王在听完若干个农人的介绍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人是将新鲜的肥料直接洒在了田里,都不带发酵,更不带用底肥的。

那,那农田岂不是……

算了,不能想!

他赶紧警告自己。

中山国的书院已经开张,书院内使用了公共厕所的方式。出于种种考虑,学舍内的厕所用的是古罗马式的公共厕所。

主要差别在于,一个是蹲厕,一个是坐厕。

毕竟都是读书人,大家排排蹲在那实在有辱斯文,但是坐厕就没关系了,起码从惊鸿一瞥看来,肯定是看不到白花花的屁股肉的。

虽然可能会有因为太舒服而长期占用席位之嫌。咳,毕竟学校的厕所被设计成蹲厕也有避免学生长期占坑的因素。

但他相信这些削尖了脑袋也要想办法把自己挤进来的学子们这点自制力还是有的,运转至今,他倒也不曾听到在厕所方面出现问题。

当然,出于个人隐私上面的考虑,人和人之间也有半身小隔间,保证了一定程度的隐私权。

学舍内的学子有一定的厕纸份额,这些纸使用的自然是较为劣质的材料,在造纸的时候夏安然让纸坊的人实验着几乎所有无毒的植物根茎叶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且鼓励匠人们混合使用多种植物,避免使用单品种对于生态造成影响。

虽然刘启下令不允许造纸私卖,但是他自己造纸自己用倒是没关系的。

当然出于卫生考虑,学子们的厕纸使用的纸张都经过了水煮消毒后再打碎制成,颜色不太好看,但是吸水性还是很可以的。

但夏安然显然没有意识到对于学子来说,拿到一批珍贵的纸张来擦……擦那什么是一件让他们多么无法忍受的事,甚至于发生了大规模将厕纸他用情况。

大家虽然不敢将作业写在上头交上去,但是拿厕纸来练字还是没关系的……

墨擦到屁股上怎么办?呵,大汉朝的爷们不在乎这个。

他们不在乎夏安然倒是在乎。墨的主要成分都是烟料加上一些草药和胶纸,这些东西自然无毒,但是长期擦屁股……也不怕得痔疮?

虽说十男九痔,但他一点也不想在某一天听闻自家封地出现一个以医疗痔疮出名的医匠啊!

无奈之下,夏安然只能派人前往中山国下游的高阳县商讨采购芦苇一事。

高阳县所在地在后世是一个华北平原颇有盛名的自然旅游景点——白洋淀。

白洋淀的芦苇即便在现代都极有名,成群的芦苇可以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其所在的大型湿地可以调节一整块区域的生态环境。

同时芦苇群也可以给野生动物提供庇佑,是候鸟南下时候的重要节点,

现下的高阳县和后世一样,亦是以芦苇制品出名,尤其是如今家家要用的草席,便是以苇席为上。

苇席优点众多,除却其耐磨损外,比草席更凉爽,却不如竹席凉到伤人,是非常优秀的避暑良品。

当然除却做席子外,芦苇用来遮阳效果也很好。而且芦苇毕竟是水生植物,不怕雨淋,不易霉腐,遮阳帘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避暑方法,其中空的设定还能够储存空气,起到阻挡冷热空气对流的效果,避暑性能极高。

要加工芦苇,自然免不了产生废品。

小奸商中山王便是将目光投向了这些废品,他摩拳擦掌地打算在造纸术被当地人应用起来之前,先一步下手采买一些当地人不要的废品。

盘算半天后,他觉得虽然千里迢迢前去购买,但是哪怕算上了运费,还是比起发动群众大冬天去砍伐芦苇要合算一些。

世事如他所料,高阳县县令显然也意外于这一笔生意,尤其在中山国一方表示运输全由他们之后。来回禀之人给了夏安然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盖因高阳县令和下头的人一商量,觉得这是白来的钱,虽说他们也不是不想赚上一笔,但同时他们也生怕因此激怒了隔壁的藩王,干脆到别处采买。

毕竟芦苇这东西,在多河流的这块区域哪里不是成片的。

高阳县芦苇资源丰富,制造加工品后的废料除了烧火之外也没别的用处。如果卖了还省得他们放火烧灰,亦或者挖坑填埋呢。

至于清洁需要的草木灰……那水里不是还有更多完整的芦苇吗,同样是一把火,那个还能烧得多一些呢。

零散的待处理品搬运起来多费力,还是完整的好——原产地,就是这么财大气粗。

至于中山国的要求尽量轧碎方便他们携带……那算个什么事,完全没问题啊。

冬季百姓们本就没有收入,能多点就多点呗。

于是中山王刘胜继在自家土地上送福利之后又到外地送福利去了,而且这次还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很会来事的高阳县令为了感谢来送温暖的中山王,送了一大堆本地特产过去。

送这些东西,一来表示亲近,二来又不打眼,便是被人弹劾他也有理由,土特产你要怎么估价?你说你那贵如油?嘿呀,我说他在我们这既是贱如土你能咋滴?

谁知就是这一送又给他开了一道商路。

中山王向他下了一笔水鸟的订单,并不仅仅是鸭子,还有鹈鹕、鸬鹚,白鹭、天鹅等等。当地人莫名其妙至极,但是这些鸟还是比较亲民的,尤其是鹈鹕鸬鹚,常常会跟着捕鱼的渔民们出船,甚至还会接受渔民们的投喂,要抓也不算难。

就是要抓活的有些麻烦,中山王要这个干吗?这又不好吃。

至于鸭子……中山国难道没有鸭子?

中山国当然有鸭子,但是品种和夏安然需要的小品种不太一样。中山国的鸭子是大型肉鸭,而且因为此前夏安然屡次向民间采购物品,导致中山国的农家比起往年要富余得多,到了冬日吃肉的人家比起往年多了许多,一时之间鸡鸭都遭了一次小灾,起码得一个春天数量才能恢复。

而偏偏他最需要鸭子的时间便是春天。

而高阳那的多以野鸭为主,还有夏安然点头要的白眉鸭,这是一种小型鸭类,就算成年了也就不到一斤,当地人都懒得抓了吃,最多就吃吃它们的蛋。

对于白眉鸭来说,它们的天敌绝对不是人类,相反,人类还是他们的好朋友,许多渔人看不上丢出来的小鱼都会变成它们的美餐。

此时农药配置的方法极少,较为有效的药物成本又高,不可能大规模喷洒。

对付细菌性感染也罢,但是驱虫的工作倒是可以由鸭子来做。

鸭子在小时候是最喜欢吃虫的,反倒不是很喜欢吃草。

把它们放在稻田里面,小肥腿可以帮忙踩死冒头的杂草,脚蹼挥动时候还会搅动水中泥,昏暗的环境能够有效阻止杂草发芽出头。

同时,它们的便便能肥田,又能吃掉田里的杂虫、螺丝等不利于水稻生长的生物。可以说,在截止到水稻抽穗前,稻田鸭都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

抽穗后那就得全都抓走了,不然稻花那就是它们的小零食。除了稻田鸭,他还听说部分地方有养稻田鱼的习惯,夏安然下一步计划是再去采买些鲫鱼、鲤鱼鱼苗,一并丢到稻田里头试试。

等等,城市人小夏喵忽然发现了一个疑点——鸭子不吃鱼吗?还是说等鱼长大些再放鸭子?

夏安然摸了摸下巴,准备试一试。反正鸭子、稻、鱼总不会全军覆没,总能有一批成功,那他就不亏。

至于旁的水鸟什么的,咳,完全是他个人的兴趣。

茫茫湖泊中,驾一叶扁舟从芦苇荡中穿过,抬头便是白鹭飞过,面前是鸬鹚下水,边上是鹈鹕张着大嘴巴吸水,多有意境啊!

到时候可以再试着种些荷花,春夏赏花,还能吃荷叶、莲蓬、莲子,冬天吃莲藕,还能吃各种纯天然的水产品,简直再惬意不过啦!

造宫殿?造宫殿哪有这个好玩?他是打算将整个中山国都打造成一个处处宜居、各地风景都不同的地方,并且鼓励国内的民众在各地旅游拉动经济,故而势必要造就每个地方的卖点。

简直就是现代的经营类游戏啊有木有。

这一点他是跟着樱花国学习的。在现代的日本自然资源匮乏,其本身是岛国,国土面积也不大,发展逐渐接近瓶颈。

故而必须以旅游业拉动经济。

于是这个国家却做到了许多旁的国家做不到的一点,那就是将国内民众出国旅游欲望压到极低,低到他们都不愿意去办护照。

能够达成这一结果自然不是硬性规定。事实上日本多年以来一直大力宣扬本国旅游景点,并且扶持各地塑造自己的旅游特色。哪怕是同一个地方类似特色都要有多样性,以此吸引国内游客,并且通过服务、基础设施、引进他国特产等手段,方才使得日本本国民众生成了出国还不如国内游这样的习惯。

拿北海道举例。

你以为北海道只有雪吗?只有冬天能玩吗?

不是。

春日星形堡垒的樱花海和物产节,夏日薰衣草田和云海,还有夏日祭,到了秋天,整个日本最早的枫海会形成斑斓树种构成的色块,一眼俯瞰美到拍照都不需要加滤镜。

冬季就更不用说了,为了吸引游客,北海道致力于打造每个城市的风格,其雪景都各有千秋,他们利用灯光、当地地形布置出了全然不同的景色,并且鼓励游客拍照上传社交网络,甚至会请定期摄影师前来摄影发布。

其中除了极小部分是自然景观外,大部分都是人为刻意造成的。

譬如樱道、薰衣草田、引入的各种品种的枫叶,也包括灯光布置、借用地势建造俯瞰台等等。

他们的举动非常成功,日本的旅游业不仅吸引本地游客,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在日本经济逐年下落的现在支撑起了其财政收入。

而如今,这种带有规划性和前瞻性的景点在中国也渐渐开始被铺开。经过规划和商讨后,邻近区域会尽量避免以同样元素互相碰撞争夺市场的情况发生,而是尽量以和平发展,互相拉拢游客为主。

甚至还会共同发行城市联票,以大热景点带动小冷门,走共同富裕道路。

夏安然此前对于中山国的旅游规划便是南边以温泉度假以及人工服务类旅游业为主,北边则是山林景色加上湖泊河流自然景观为主。

前者适合富贵人举家出游,后者适合文人骚客玩耍。

而花卉永远是人们追逐的目标,樱花本就是中国的花卉,未央宫里头就种了一小排,不过这些是樱桃花,种植的目的不是为了观花的,而是为了吃果子。

每年到了季节,小皇子们都会排排坐等着吃樱桃呢。

排除樱花,春季还有桃花、梨花、梅花、芍药……夏季荷花、凌霄,秋季菊花桂花,冬天就算了,这时候冬季旅游业不太好发展。

按照夏安然的经验,花只要成片成海了,观赏点自然就来了。

到时候再提供什么森林小木屋,租借给文人骚客们用的田园小屋,再加上提供给他们建立在优质生活条件下的野外活动,挂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头,读书人和富贵人最喜欢了。

只不过在他记忆中,荷花在北方还只是富贵人家中池子的产物,并未大面积栽培,他正好可以抢先去南方购买藕种圈地种下。

如今这些植物都是以吃果子为主,夏安然盘算了一下,等到时候他还能办个桃子节、梨子节什么的,春天来赏花,夏秋来赏果,听起来也很是不错啊。

只是这一切他必须要在武帝开始重农抑商走到中央集权巅峰之前将大局铺定,要不然他就想办法问老爹要个什么敕令或者夸奖之类的,到时候就算小猪弟弟不爽也没法管他。

夏安然徜徉在幻想里面小半刻之后被人打断,来人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织房织出了了一件丝画。

严格来说,这在后代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缂丝。

小国王快步越过穿廊,脚步翻飞内心飞扬。

想要弄缂丝倒真是一时兴起,缂丝的大致原理和织布机类似,都是通过纬线在经线上穿梭,然后被推到一起使其保持紧密。

要说区别,大约就是织布时候纬线从头到尾贯穿全部经线,而缂丝则是纬线仅仅穿透一部分经线,根据纹样的轮廓和色彩进行调整。

随着染色技术的前进,甚至可以用丝线表现出国画特有的墨色晕染和深浅变化,这种特殊的编织方法使得缂丝能够处理一切复杂的图形。但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工期非常漫长,即便到了现代,缂丝依然是只能以人工进行,无法以机器代替的一门技艺。

夏安然选择阿孺去做这个的原因就是她能够以手工的方式,依靠凭空想象将之以颜色差不多的丝线做络子,并且能够带上立体感,这种空间能力在他看来极为难得。

丝线本身脆弱,一次做错绝无再来的机会,想要挽救成本极高,阿孺没有这个条件来来回回做实验,想必是一次完成。

当然,就算他猜错了也没关系。

他当然不会将所有压力都交在小姑娘身上,除了她之外,夏安然还找了好些个当地的织娘,主要的研制工作都在织娘们身上。

热门小说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本站提供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第29章 大汉华章(27) 下一章:第31章 大汉华章(29)

热门: 白羊 学渣同桌不需要安慰 大无限神戒 盖世天尊 偏执反派总在发狂[快穿] 我靠诅咒发家致富 科技炼器师 从开始到现在 海面之下 突然成仙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