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奢崇明之叛
上一章:第一百零四章 历史开始改变 | 下一章:第一百零六章 |
第一百零五章
对于在辽东事务中,皇帝一味的偏信熊廷弼,朝野上下颇有微词。但是皇帝将一切弹劾熊廷弼的折子统统留中不发,顶住了压力,皇帝在表明一个态度,一个力挺熊廷弼的态度。非但如此,皇帝还数次下诏,勉励熊廷弼,让他安心在前方治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遇到什么紧急事务,可先斩后奏,有临机权变之权。
为了令上下臣工将注意力从熊廷弼身上转移出来,皇帝甚至都在琢磨着是不是旧事重提,再次赋予福王一个实权官职之类的了。不过还不等皇帝有所动作,从帝国的南方便传来了一个不祥的消息——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率兵反叛,并且占据了重庆,此刻正往成都进发,而成都城内只有兵马2000余人,军情可谓已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皇帝迅速召集内阁及兵部主要官员到文华殿议事。
兵部尚书张鹤鸣来之前已经备有腹稿,在皇帝点了名后,便站出来说道:“前些日子,辽东沦陷,朝廷下令从全国征调精锐兵马。四川永宁的宣抚使奢崇明便主动要求赶赴辽东前线助战。兵部没有想到这个贼子包藏祸心,便允诺了。谁知奢崇明在调集了两万兵马以后,行至重庆时,突然反叛,将四川巡抚徐可求在内的军政要员二十多人一块砍杀了去。占领重庆以后,奢崇明又迅速攻占了合江、泸州、遵义等城池......贼子奢崇明更是胆大妄为的建立伪梁国,还仿效朝廷故事设立五军都督府及各部官员。此刻,贼子奢崇明与其子奢寅分兵两路,朝成都城合围而去。”
“而成都城内只有守军2000余人,现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石柱(土)司、龙安府等地官军前往成都协防,但兵力仍旧捉襟见肘。”
皇帝点了点头,沉思半晌后笑道:“都建国了?”
张鹤鸣一愣,忙道:“贼子奢崇明不谙天道,不识大统,罔顾君臣之仪,胆大妄为!肆意妄为!不过是山野村夫骄狂自大之举,皇上不必挂怀。”
皇帝说道:“怎能让朕不上心?都建国了都!这让当地的老百姓怎么想?怎么看?大明还没亡呐!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既然敢不自量力的建国称帝,那便必须迅速剿灭之。”说一千道一万,皇帝都是在强调奢崇明反叛的严重性,熟悉皇帝行事作风的阁臣们已经有预感,这怕是皇帝又要有什么大动作了,否则没必要这么煞费苦心的铺垫前戏。
果然,皇帝又道:“朕决定派新军入川。”
阁臣及兵部官员面面相觑,叶向高首先站出来说道:“皇上,京师距离四川数千里,诏令新军入川,以新军之骁勇,自然攻无不克。但是从京城征调军马粮草平叛,这要耗费多少粮饷?皇上,户部的钱粮本就捉襟见肘,恐怕无力承担此次远征的负担。”
阁臣王象乾曾经在帝国的西南用兵,便也站了出来,说道:“皇上,四川、云贵等地民风彪悍,素来反叛不定,二十余年前,就有过一次杨应龙之乱,祸及数省,靡费钱粮无算。但也因为西南各地向来反复无常,时有叛乱,朝廷已经有了一整套丰富的平叛经验。臣以为,可以征调四川附近省份的兵马前去支援,便可平定叛乱。如此以来消耗的钱粮才是最少的。为今之计,朝廷的兵饷钱粮还是应该多多的供应辽东前线。至于平叛所需钱粮,完全可以由四川、云贵等地摊派,无需耗费朝廷一个铜板,一粒粮米。”
王象乾说出了大多数臣工的意见,兵部尚书张鹤鸣直接拿出一个折子,说道:“皇上,臣请求调集贵州巡抚李标麾下的张彦芳率所部前往平叛。”
皇帝不悦的挑挑眉头,嚷道:“既然西南各地时常反叛,为何你们就不能商量出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却是舍本逐末的总结了一套‘丰富’的平叛经验?王阁老,莫非你还以总结出这种经验而沾沾自喜吗?”
王象乾都快八十岁的人了,听了皇帝怪罪的话,连忙跪到在地,他以头触地,颤颤巍巍的说道:“臣知罪。”
皇帝摆了摆手,无意处罚他。
张鹤鸣却是替王象乾打抱不平道:“皇上,西南各省土司割据,土司民多,汉民寡,素来有纷争。更何况土司民不服王化久矣,对朝廷也是离心离德,就如同那些天生反骨的奸人、歹人一样。反复无常乃是他们的天性啊。”
皇帝嘴角一抽,真想拍案而起,指着张鹤鸣的鼻子骂上一句:“你放屁!”
不过御极快一年的皇帝已经勉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了,像那种直接动手胖揍何宗彦、杨涟的事情是再也不会发生了。
皇帝沉住气问道:“朕是不是三令五申的讲过,土司的土字不可再议,也不重提?张尚书将朕的话当作耳旁风了吗?”
张鹤鸣被皇帝质问的大汗淋漓,连忙匍匐在地,口称有罪。
皇帝冷哼一声,道:“王象乾、张鹤鸣各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谢主隆恩。”王象乾、张鹤鸣唱喝道。
皇帝说道:“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新军明日就开拔,依旧是孙老师做督师。”
孙承宗起身拜倒领旨。
皇帝伸手虚扶了孙承宗一把,殷殷嘱托道:“新军开拔,靡费巨大。可朕仍旧不悔不改,何也?就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将西南诸司给安定下来。朕可不想待日后跟建奴厮杀正酣的时候,这帮西南诸司又跳出来,在背后闹事,到时候朝廷两线作战,岂不兵困马乏?”
“皇上圣明。”
事到如今,已成定局,臣工们还能说什么?唯有歌功颂德拍马屁而已。
“孙老师,此去西南,一是平定奢崇明之乱,二是继续磨砺新军,三是找出西南诸司反复无常的根源所在。朕这些时日刻苦攻读史书,始知自太祖朝起,西南诸司就反叛不定,嘉靖年、万历年的时候更是数次酿成大祸,波及数省!两百来年反反复复,这绝不是一句天生反骨的屁话就能搪塞过去的!”皇帝讲这话是瞥了张鹤鸣一眼,吓得后者哆哆嗦嗦,把头垂的更低了。
孙承宗顿首:“臣领旨。”
“叶向高、孙承宗留下,其余臣工,各自散去吧。”皇帝最后补充了句。
……
待众臣工离去,皇帝当即给叶向高、孙承宗二人赐座。
皇帝问道:“朕不明白,为什么西南诸省的那些老百姓总爱反叛朝廷?”
叶向高沉默了会儿,答道:“臣以为祸根就在于朝廷对西南诸省实行的羁縻政策。西南诸省多系古蛮、古夷的后代,有着迥异于中原的风土民情,有鉴于此,自然对朝廷离心离德。自汉唐以来,历代的朝廷对于这些古蛮、古夷的后代,多家笼络,实行羁縻政策,也就是‘以夷制夷’,让地方的土人做土官,让他们自个儿管自个儿。自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已降,国朝实行土司制度,对西南边疆的这些古蛮、古夷的后代的首领授予一定的官职爵位,让当地土人自治。如此以来,当地土人就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力,其中就包括一定的兵权。加上西南各省山高林深,远离王化,一旦朝廷疏于防范,他们就会起兵闹事,这也是历代久经不绝的事情。”
“臣以为想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件事,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改土归流’,彻底改变以往的羁縻政策,废除土官,改任朝廷选任的流官。如此方能强化朝廷对西南各省的掌控。”
孙承宗也身有同感的奏对道:“皇上,其实历代先帝都有在推行‘改土归流’之政,但是大都不成系统,都是零散的,一般而言就是那里有反叛,等平定叛乱之后,便将反叛的土官革职,并改任流官。所以历代以来虽然也在推行‘改土归流’但因为规模不大,收效甚微。臣同意叶阁老的意见,在西南诸省大力推行‘改土归流’之政策。”
皇帝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策略。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孕育,扩张至长江流域逐渐成熟,而后更是振翅高飞,彻底摆脱了大河文明的束缚,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敏合二为一,这一路走开虽然磕磕碰碰,步履维艰,但总的来看,中华文明的内涵都在丰富,中华文明的版图更是不断地增大。中华文明也从单一民族,扩充至多民族,这其中难免会引起民族间的摩擦,乃至冲突。在多民族相互融合期间,例如羁縻政策、土司政策这种怀柔的温和派路线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种温和的政策能够缓和民族矛*盾。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种温和政策就是终点,就可以画上句号。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一只手来办,仅仅抛出胡萝卜或者只会一味的挥动大棒蛮干,都是行不通的。
但羁縻政策推行到一定事件后,应该改弦更张为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政策,否则多民族的文明势必走向分裂。
当中华文明从黄河走向长江的时候,为了缓和与长江的确世代生息于此的民族的关系,类似于羁縻政策的温和派路线就是不可避免地。时间一久,再将羁縻政策抛弃,改正以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策略,那么千百年以后,我们这些后人可以轻易的做出判断——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生息的人民已经不分彼此。
而皇帝现如今敏锐的做出了判断,这个‘改土归流’就是比羁縻政策更加积极的民族融合策略。废除土官,改任朝廷选派的官吏,那么就能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带进西南土司,潜移默化的影响西南土司,最终达到文化大同的效果。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什么理由谋反呢?
不过,皇帝还是要提醒叶向高跟孙承宗,“无论是西南乃是辽东,无论是苗族、彝族还是女真蒙古,他们都是大明朝的子民,朕视之待之一如中原汉民。至于什么土司、土官之类的就不要再提了。以后都称呼为‘少数民族’吧,意为比汉民族人数较少的民族,如此称呼,有利于增进必此的感情,减少不利于团结的因子嘛。朝廷也不能总是怪罪西南少数民族反复无常,总得从自身找找原因,只有朝廷将西南诸省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百姓一视同仁,人家才能心服口服不是?”
闻言,叶向高跟孙承宗对视一眼,连忙拍马屁道:“唐太宗有云:自古贵华夏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皇帝有如此胸襟,方有贞观之治。如今皇上之胸襟可谓远超唐太宗皇帝,中兴大明,重现太祖成祖盛世指日可待矣。”
皇帝撇撇嘴,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两人这种**裸的马匹,他并不感冒。皇帝又道:“纸上谈兵容易,但具体落实却如那蜀道一样艰难。西南少数民族的官员们都拥有着大量的土地、百姓,储藏着众多的武器装备,乃至高筑城寨来自卫,加上西南各省山高林密,可谓是易手难攻的很,他们素来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现在想着要用一纸诏令让他们乖乖‘改土归流’,这谈何容易?”
顿了顿,皇帝又道:“所以孙老师,你此次前往四川平叛,一定要打出朝廷的军威出来,此战打的不仅仅是一个奢崇明,而是整个西南的羁縻政策!要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少数民族头领们瞧真切了,待让他们见识见识朝廷的魄力、武力,只有先让他们学会敬畏,日后‘改土归流’时,才会让他们因为忌惮而不敢造次。”
孙承宗忙道:“皇上英明,臣明白。”
“改土归流是件好事。”皇帝站起身来,开始抬高这件事的价码,只见他义正词严的说道:“西南少数民族生活在高山深林之中,不能沐浴王化,无论是农桑、礼乐、选举、经学都远远落后于中原诸省。西南的老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朕又怎么忍心让他们过着刀耕火种乃至茹毛饮血的日子?”
“所以说,改土归流已经到了十分迫切地时候。只有让朝廷选人的官员到西南地方任职,方能带去文明的曙光,教化那里的百姓,让当地的农桑、礼乐、选举、经学一如中国故事。只有这样,当地的老百姓才能吃得饱,穿得暖,不至于同塞外的蛮夷似的,两只脚走路,吃不熟的饭菜,裹着兽皮招摇过市。”
“所以说,改土归流对于西南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幸事,谁敢阻拦改土归流就是跟西南的老百姓的福祉站到了对立面,都不消得朝廷派兵镇压,仅仅是西南的老百姓就不会答应。”
“当然了,当务之急,是要让西南的老百姓们知道改土归流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朕打算让温体仁跑到四川、云贵等地开办几家京报馆的分馆,用当地的语言,用当地人能够信服的形式,向当地人解说改土归流的好处......”
皇帝侃侃而谈,背负双手,俨然一个大忽悠的模样。
叶向高跟孙承宗听得是叹为观止,而又自愧弗如。身为做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叶向高跟孙承宗二人自然不亏去苛责皇帝此番言论道德上的瑕疵,事实上道德君子是无论如何也玩不转政治的,至少玩不转封建时代的政治。
毕竟,在封建年代,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少不了阴谋诡计,而堂堂正正的阳谋则少之又少。
叶、孙二人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无法否认,历代杰出的政治家,无不是脸厚心黑的小人。譬如刘邦、譬如曹操、譬如建立大明朝的那位......
项羽是贵族,是君子,但同时也是个憋足的政治家不是?否则也不会失去天下,到最后连自己的女人跟爱马都保不住。
“想要顺利实施‘改土归流’的大计,首先,孙老师要在此次平叛战争中,打几场漂亮仗,让西南的少数民族首领们知道哪头炕冷,那头抗热!”
“其次,保持朝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存在,保持朝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优势!”
“最后就是具体实施的细节。切记,西南诸省的老百姓也是大明子民,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原则上要重抚不重剿。一旦真打起来,难免生灵涂炭,难免新仇旧恨,增加他们对朝廷的厌倦反感。”
“总之,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不劳师,不动众,为上也,一鼓就擒,无需时日,亦不失为中策。”
叶、孙二人连连点头,对于皇帝这一手恩威并施,王霸并用的伎俩可谓是心服口服。
“最后,就是车同轨,书同文那一套,此始皇帝故智,英明的不得了!就是要让夫子们多多的前往西南地区教化当地的百姓,让他们多读书,别一天天想着造反啥的,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去寒窗苦读,然后挤破头皮当个公务员啥的?这样大家都省心。”
“要多办学堂,多修路,让西南地区跟中原多多的互通有无,增进了解,增加情义,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理解我的苦衷,我明白你的心意,日后大家伙就都是亲兄弟,就再也不会争执、打架什么的了。”
皇帝将这些话时跟闹着玩一样,但叶向高、孙承宗二人细细思量却觉得其中包藏着莫大的政治智慧。
“皇上睿智通天,讲起治国理政的道理来更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臣等佩服。”两个老家伙诚恳的拍了个马屁。
皇帝摆摆手,示意他们等事成之后再拍马屁不迟。敲定了西南永定之策后,皇帝将注意力从孙承宗身上转移到叶向高头上。
“叶阁老,新的商税实行的如何了?累进税率进展的怎么样啦?”
闻言,叶向高眉头一挑,面露苦色。
上一章:第一百零四章 历史开始改变 | 下一章:第一百零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