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上一章:第五十三章 | 下一章:第五十五章 |
王溱稍稍琢磨一下,便推敲出事情的始末。
赵辅今日早朝上,突然说要修一条官道和一条运河。这方案的可行性实在不大,从古至今,修运河都是劳民伤财。尤其是往北修运河,更是史无前例,恐怕耗尽国库也做不到!
赵辅不是个昏君,正相反,他在位二十八年,左右朝堂政局,巧妙平衡权臣间的政派关系。从一开始赵辅就没想过要修运河,他要的就是修三条官道,直通北方。他先提出一条看似不可行的政策,待臣子们反驳后,再假意委全,同意修三条官道的政策。
这点王溱看得透,今日早朝上的几位相公们也看得透,所以众人齐力陪赵辅演了出戏,促成修三条官道的局面。
只是王溱没想到,这事背后还有他家小师弟的影子。
从垂拱殿出来后,王溱通过关系找到季福,稍稍打听了一下,得知年前唐慎曾经送过折子上去。再联系到唐慎近日突然官升五品起居郎,王溱将腰间那条白玉香囊解了下来,放在手中把玩。
“景则啊景则,你可真是总给我惊喜!”
朝廷要修路,还是三条直通北方的官路,一下子整个朝堂都有了事做。
户部要负责拨发银两,吏部要负责调度官员,兵部负责沿路安全……工部最忙。工部负责修路的衙门叫虞部,掌管山泽、舟道、织造等。皇帝的诏书下来,虞部官员全部被分派到三条官路的路线上。因为同时要修三条官道,虞部人手不足,还从水部、文思院到处抽拨人才。
梅胜泽原属于工部门下的水部,去年末他们水部刚将太液池重修了一番,还没喘口气,又被抽调去虞部。
正月十九,梅胜泽即将离开盛京,前往幽州。
“此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最早也要到明年了!”细霞楼中,梅胜泽起身举杯,对在座的国子监同窗们苦笑道,“都说我有造化,虽说没考上一甲,但吏员考试后被留在盛京,没有外放。可诸位,我这还不如外放啊!”
梅胜泽要走,国子监的同窗们在细霞楼相约给他送别。
刘放也被留在盛京,做了京官,隶属户部。他举杯道:“胜泽兄哪里的话,三条官道如今可是大生意。”
梅胜泽无奈道:“是大生意,可与我这个六品小官有何干系?”
众人只得不断给梅胜泽夹菜劝酒,梅胜泽痛苦地不停喝酒,很快就醉倒在酒席上。唐慎让陆掌柜给他找了个无人的雅间休息一下午,到晚上,梅胜泽晕晕乎乎地醒了,国子监的同窗们都走了,只剩下唐慎还在。
在国子监时,梅胜泽就与唐慎关系最好。如今只剩下两人,他毫无顾忌,对唐慎大吐苦水:“景则啊,你说我是做了哪门子的孽!寻常人留作京官,那都是前途似锦。我可好,一抬脚就进了工部。刚修完水池,就要去修路。可怜我寒窗十载,早知就不入儒家,多读工家书籍了!”
唐慎给他倒了杯醒酒茶:“也没你说的那么糟糕吧。”
梅胜泽:“没我说的这么糟糕?确实,修三条通北官道,这事绝对是今年的大工程。无论是民间的工匠调动,还是官道的选址规划,内里都大有门路。”
碰到这种大工程,哪怕不用贪墨,经手的官员都能蹭到一笔不错的油水。
“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梅胜泽仰天长叹,“圣上到底为何突然要修官路,这是哪位天杀的大人提出这种主意。他是嘴巴一张,我们这些小官可是要累死累活干一年了!”
唐慎义正言辞:“提出这种主意的,简直没人性!”神情大义凛然,仿佛真的同仇敌忾。
送走了梅胜泽后,唐慎又意外地又收到几张请柬。
其一是原五品起居郎张思的。起居郎共有三人,唐慎擢升为起居郎,张思就被他顶走,变为四品虞部郎中。原本张思以为这是明升暗降,心中大苦。但随即朝廷要修三条官道,他瞬间咸鱼大翻身。
梅胜泽才是六品小官,修路的事他只能分到一点油沫,大头和他无关。但张思不同。一时间,张思风头无两。他宴请同僚,准备动身前往幽州。
酒宴上,张思主动敬了唐慎一杯,唐慎恭敬地回酒。
张思主动道:“原来陛下如此深谋远虑,此前是我心中狭隘了。我还曾经嫉羡于你,景则,真是对不住。”
唐慎:“祝张大人一路顺风。”
要是官道修得好,张思可不仅仅能从中赚一笔,说不定还能升官。
张思走后,第二个要走的,竟然是王霄。
开平二十七年,状元姚僐、探花唐慎都进入中书省,成了五品起居郎。只有榜眼王霄,仿佛被赵辅遗忘了似的,一直待在翰林院做七品翰林编撰,做了整整一年。如今朝廷要修官路,他忽然接到授命,擢升为五品虞部员外,即日赶往宁州修路。
当真是沉寂一载,一朝翻身。他们这一榜的进士,有一大半已经离开了盛京,还有一小半相聚在千里楼。
唐慎和姚僐半年不见王霄,如今再相见,三人都是感慨万千。
王霄仿佛苍老了五岁,明明才不过而立之年,鬓间就有了白发。他举杯敬唐慎和姚僐,三人没说太多的话,只是喝酒。入了午夜,王霄兴致返家。三日后,他收拾了行囊,北上宁州。然而临走前,竟然有客人来访。
王霄亲自出门迎接,是户部尚书府的管家。
王霄将王溱的管家迎进门,管家将一封信送与王霄,道:“尚书大人公务繁忙,不能亲自送你。他写了这封信,特意嘱咐我送来。王公子去到宁州后,若遇急事,将信交给工部左侍郎大人便可。”
来盛京两年,王霄早就没想过攀上王溱这门远房亲戚,如今拿着这封信,他忽然潸然泪下。
“多谢尚书大人!”
十年寒窗读书苦,一载盛京人情凉。
如今,他踏上北去的路,迎来自己崭新的人生。
朝廷要修的这三条官路,分别通到幽州、刺州和宁州。三州都在大宋与辽国的交界处,分别位于西北、正北和东北。实际上,修三条官道是假,大宋真正要修的是通往幽州的这条官道。
幽州官道由工部尚书袁穆亲自监修。
幽州是大宋防御辽军最重要的关卡,修建一条直达幽州的官道,是为了寻常时传递军情方便,更是为了日后两国交战,能用更快的速度将军粮送往前线。
唐慎只是在奏折里提出建议,建议赵辅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虚实相间,修三条官道,用另外两条官道来掩护真正想修的幽州官道。不过他也没料到,赵辅的第三条官道选的竟然是通往宁州。
宁州,位于大宋的东北部,落河镇便在宁州北部!
宁州官道是最好修的,路途最短。如此一来,哪怕细霞楼今年没能打出自己的渠道,年底时他们也能通过官道运送羊肉、牛肉,不用再看辽国商人耶律究的脸色。
得知朝廷要修路的事,姚三和陆掌柜喜出望外。
三月,姚三动身打算前往落河镇,打探一下修官道的情况。唐璜在盛京待了半年,闷得很,一定要姚三带她去。姚三拗不过,只能带唐璜一起上路。
四月,两人从落河镇回来。
姚三道:“小东家,宁州官道修得真快!这一路上本就没有什么山川阻隔,大多是平原。如今一路修过去,我沿路瞧着,至少已经修了六分之一了。想来年底时肯定能修好!”
唐慎作为起居郎,在记录皇帝起居的时候也听过不少工部官员从北边回来的报信,和姚三说的工程进度差不多。往幽州的官道最难修,刺州其次,最好修的就是宁州官道。
唐璜:“其实大宋一直有往北的官道,只是新修的这三条不同。新修的三条是直通北方,没有一点绕路,且道路更宽,遇到容易下雨的地方,甚至还有了碎石铺路。”
唐慎这才看向唐璜。
他穿到这个世界整整四年,唐璜也从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变成如今十三岁的姑娘。
寻常姑娘都喜欢养在深闺,刺绣描花,唐璜来到盛京后,却经常往细霞楼走。
这次唐璜要去落河镇,唐慎原本要阻拦,但是望着妹妹坚毅的神情,还有那与其他姑娘截然不同的、不那么白皙的脸庞,才没有阻止。
百姓是不得有国家地图的,唐璜便拿了一张宣纸,按照自己一路北上的记忆,在宣纸上画了粗糙的草图。她道:“辽国与大宋进行贸易往来,大多在宁州。宁州官道,最迟年底就能修好。如此一来,除非是极其恶劣的天气,宁州的货物一日就能送到盛京。再看往南。”
小姑娘用不那么细腻的手,往南又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盛京往南,有大运河。寻常客船,半月可从盛京抵达钱塘。但这是走得慢、走得稳,若要快点,最多五日,就可以从南往北。”
唐慎望着自家妹妹,语气认真:“所以?”
突然被问,唐璜一下子懵逼,她张着嘴,又变成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想了半天,唐璜吞吞吐吐地道:“哥,我只是觉得这么好的运输条件,好像还能做点什么……你不是说么,咱们细霞楼、珍宝阁在姑苏府最大的优势不是肥皂,而是唐氏物流。”
唐慎认真地看着唐璜,良久,他笑道:“你说得对,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起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上一章:第五十三章 | 下一章:第五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