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上一章: 第57章 | 下一章: 第59章 |
锦衣卫内部充斥着各种势力。
最开始明太祖建立锦衣卫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构造一个能掌控全局的工具, 直到后来发现这势力的失控, 便果断地解散。之后明成祖从中发现锦衣卫的好处, 再重新建立后, 授予了锦衣卫更加强大的职权,令他在监察百官的同时,也拥有逮捕的权力。
渐渐的, 锦衣卫内部不再纯粹, 除了最开始精挑细选家世清白的人选外,开始被频频授予外部的人员, 包括皇亲国戚,包括功臣子弟甚至到了后来,已经开始实行继承制度,父位子承。在这个时候,锦衣卫的内部构造慢慢开始冗杂起来。
之后数个朝代,依据每个皇帝的不同爱好, 锦衣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无论如何, 他们都是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朝代的渐渐传承,锦衣卫的人数也在逐渐变多, 甚至全国上下已经超过十万之数。
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内部, **早已成为不能明说的现实。
也不是没有皇帝清除内部的冗杂, 然而这些只能在前期执行, 越到后期便越不能真正贯彻, 如此反复, 到了最后还是会越发难以处理。若不是这一次在宫内爆发出这样的事情来,朱厚照也没有立刻大动的打算,这不仅关系到朝政的稳定,更与社稷稳定挂钩。
刘健等人被朱厚照召入文华殿时,正是温暖的午后,此时本该是午朝,奈何现在皇上已经是彻底地停下了午朝,连文华殿议政也渐渐取消了。除了偶尔召几位阁老来议政之外,他自己都很少过来。
刘健原本还在猜测皇上是想与他们商量关于前两天上疏刘瑾等几位内侍的问题,没料到刚一开口便是如此的惊涛骇浪。
“几位爱卿,朕欲革除锦衣卫内部的冗杂,卿等以为如何?”朱厚照两手交合托在下颚,看着坐在左近的几位内阁大学士淡淡说道。
短暂地震惊之后,刘健首先说道:“皇上,此事大善,然而事关重大,还请皇上开朝议吧。”这个意思就是要放到朝廷上去商量了。
李东阳却不是与他相同的意见,他凝神细思了片刻,谨慎地说道:“皇上,锦衣卫指挥使可参与在内?他对锦衣卫的情况或许比我们更加清楚。”若是随意行动,怕是容易引起巨大波动,就连他们几个也说不准某些人的心思如何,这个情况下,朝议并不是太合适。
刘健仔细想了想李东阳话语的意思,也禁不住点了点头,捋了捋胡子说道:“张大人言之有理,刚才老臣的话有些过于偏颇了。”
谢迁在两人的话音告一段落后才开口道:“皇上是不是已经有了关于这方面的计划,如果有的话,可否请皇上与我们借阅一番?”他从皇上那淡笑的模样中看出了些什么。
朱厚照含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冲着乐华示意,乐华连忙从桌案上把一本折子递给了刘阁老。刘健仔细地阅读了几遍,心头涌起了无尽思绪,这上面的字迹是牟斌的不错,可是这种熟悉的感觉是从何而来?
他想不通,不过没忘了把手里的折子递给了坐在他旁边的李东阳,等他看完后再传给谢迁等人。刘健刚才在看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如果按照上面的来,虽然最开始时的确会引起动荡,但之后的安抚手段却能够迅速地把动荡平息下来,如此反复,两年内至少能革除三分之一的冗官人员!
刘健能够想到的东西,其他几位大学士也同样能够想到。一时之间几人面上都带着隐隐的赞赏,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个法子太过激,容易导致锦衣卫内部之人的反抗。而且他们最担忧的是,这只是皇上的一时兴起,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最开始的时候就不要动作。
弘治十八年,礼部尚书曾经按照要求请求罢免大汉将军等四十八人,朱厚照同意了之后,大汉将军以不入宫行事作为抗议,最后朱厚照动摇,把人重归原位,并斥责了当时要求罢免的几位大臣。
如今皇上突然对他们说要革除锦衣卫的冗杂,他们自然是不敢全信的。
朱厚照的记忆力相当不错,看着殿上几位大臣半信半疑的模样,面上讪讪,光棍地说道,“朕之前的确是肆意了点,不过朕倒也不是在玩闹。乐华,把之前调查的结果给几位阁老送去。”乐华又勤勤恳恳地跑了一遍。
又是刘健先看,还没看完便勃然大怒,强忍着上下扫了一眼,重重地把手里折子拍在桌案上:“皇上,这真是目无法纪!应当严惩!不然若是他人有样学样,到那时更加难以处置!”
朱厚照颔首,淡淡说道:“如果不是因此,朕倒也下不了决心。”
朱厚照给几位重臣看的奏折上面,自然是关于张巧娘被袭击一事的调查,然而上面的受害者巧妙地从张巧娘转变成了朱厚照,并把当时的场面夸大了几分。如此即便朝臣们心有怀疑,却也暗自认同皇上的决定。
若是皇宫成了他人任意出入之地,连行走卧榻都环绕着锦衣卫的皇上该如何保证安全!要知道,锦衣卫现今几乎已是皇室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谢迁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上面的讯息,片刻后同朱厚照说道:“皇上,这份折子是谁呈上来的?如此计划详密,当是大才!若是皇上的幕僚,可去大理寺或锦衣卫内任职呀,如此方才不荒废了这份才能。”他是本着爱才的角度,方才如此多嘴了几句。
这份关于锦衣卫变革的奏章里,先是用寥寥数百字详细地解释了各个关卡问题之所在,之后又非常明晰地用简洁的话语把每一部分都拆开来讲解,并附以解决的方法。其中关于此方案的补救措施便多达八种,几乎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在内,不可谓不详尽。
谢迁当然明了此乃牟斌的笔迹,可他了解牟斌,虽然的确是个实施的好人选,可是光凭他一人是没办法整理出如此详细有理的脉络,此中至少还有一人或数人帮忙。如果是锦衣卫内部的人,当多加提拔才是。不是官场之人也可入朝为官,方才不浪费这份才能。
这是试探,却也是确切的好心。
朱厚照轻笑了声,似乎是听到了非常好笑的事情,他叹息着说道:“若是牟斌听到你这样的话语,怕是得与你闹上一场。这本来便是牟斌所呈上来的,也当是他所写就的。对他的奖赏还在后头,谢爱卿就别担忧了。”
谢迁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地点头,含笑道:“原来如此,是臣多嘴了。”
“几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意见?”这便是在问他们最后的答复了。
几位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最后刘健拱手说道:“皇上,此事乃是有利于朝廷社稷的好事,臣等并无拒绝的理由,还请皇上明示。”若是朱厚照没有要事让他们处置的话,是不会召开这次议政的。
这便是朱厚照与弘治帝的不同了。弘治帝虽然也不太喜欢内阁的限制,然而内阁的存在有些时候能够看到他看不到的事情,因此他时常会把朝廷大事与这几位相商,有时候大部分的决策都是这几位提出来的。然而朱厚照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事情要让他们经手,他恨不得一直都不见他们。
岂料朱厚照摇头,抬手让人给几位大学士上点心,诚恳地说道:“朕召你们过来的时候有点太过着急,几位爱卿都还没吃饭吧,不如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刘健等人惊悚,眼睛差点脱眶,就差直接问皇上是不是魔怔了!
这破天荒第一次皇上如此温和地对待他们,之前别说是糕点了,朱厚照连茶水都偶尔会忘记,只图早说完早了事,仿佛与大臣多呆片刻就会窒息一般。这种避之不及的态度,朱厚照是明晃晃地摆在明面上的。他们虽然觉得好笑,却也颇感为难,着这代表着皇上与文武百官间还是存在着隔阂,然他们却无从下手。
毕竟偶尔他们反倒是这个关系的破坏者,甚至比皇上更甚。
要言官不上谏,这比要老虎不吃肉还艰难。
几位内阁大学士以一种皇上或许是假的目光紧紧盯着朱厚照,他却一脸淡定地把放在食盒上的筷子挪开,随手捏起一小团软糕塞进嘴里,笑眯眯地说道:“别客气呀,今日的糕点还是朕特地吩咐的。”
刘健等人:听起来更不敢吃了。
这或许便是惯性思维了,朝臣们都习惯了以前朱厚照对他们不假颜色的态度,突然之间好得不像话,顿时便让他们心生谨慎,觉得皇上在给他们下套。
当然朱厚照也的确是在下套。
动锦衣卫这件事情早晚要完成,然而最初在朱厚照的设想中不该在这个时候,也不该如此大型。然而张巧娘轻而易举地被袭击的事情,还有牟斌递上来的折子让他改变了想法。如果真的能够实施下去,对朝廷也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同时又能够加固对锦衣卫的掌控,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其中最让他担忧的却还是焦适之。
即便牟斌把焦适之的痕迹全然抹去,几乎没有查到他身上的可能。然而他却偏偏还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若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把他调离,焦适之定然不允。而且朱厚照也打算把宫内守卫都交给他安排,若是适之没有突出的地方,难以服众。
朱厚照自然不会在意旁人的眼光,但如果一意孤行只会让焦适之陷入不利的局面,他只能谨慎再谨慎。而在这个时候,焦适之的建议让他想到了另一层掩护。
牟斌的保障并不完全,若是再加上几位内阁大学士,那才算完整。要发现一个人是否在做某件事,只需要观察他的人手有没有任何变动,即便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事情,可前后联想起来也能够猜个**不离十。
可如果很多个人同时在动呢?分属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党派,甚至完全不相联的官员,怎么从中猜到事实的真相?
面对着几位大臣的疑惑,朱厚照露出个笑容。
看,他是多么的真诚啊。
正德元年九月,被后世称为“绣春之难”的大事件爆发。
这场事件浩浩荡荡地持续了整整半年有余,直至正德二年三月末方才画下句号。而在此中或被贬职,或被调离,或被剔除的锦衣卫人数多达四万余人,朝野震动。并且在之后数年内还在不停地进行小规模的调整,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开端,便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午后,由正德帝与内阁的第一次联手。
史书研究后认为,此乃多疑的正德帝第一次交托信任与朝臣,同样也是两边关系破冰的开始。
而处在事件中心的焦适之在正德二年四月,混杂在一群封赏的诏令中,皇城守卫正式交托到他的手里,原本锦衣卫便是负责皇城的守卫,这仅仅属于内部的调整,并没有多么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刘健却越发觉得不对劲起来。
温暖的午后,日头斜斜照入室内,驱走屋内的寒意。庭院里的枝丫奋力地长出嫩芽儿,浅绿色的小叶子点缀在光秃秃的枝头,带来了初春的气息。
他慢慢地在府邸内部踱着步,整个书房内只有他一人,就连伺候的下人都只能在外面站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如果有人在旁边的话会干扰到思路。
刘健在想,如果当初他的判断没错,想法也没错的话,那么当初令皇上主动拉拢他们,并扯他们下水的缘由,他已经找到了。
是的,“绣春之难”在外人,后世看来都是一件大好事,倡导此事的牟斌、刘健等人都被歌颂,在史书上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对这几位在事件中心的人来说,在当下却不完全是好事。
如此大的数目,在半年内完成削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在详尽的计划之下,他们一步步按部就班,小心翼翼地执行,最终几乎圆满地完成了所预定的目标。其中所牺牲的东西自然不少,然而取得的成果十分珍重,在洋洋洒洒的赞誉之下,大部分人都忽视了其中小小的不对劲。
如果不是今日的下诏,刘健也不能把其中的关键串联起来。
原来那人才是第一人啊。
刘健边笑边摇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事,连紧蹙的眉头都舒展开来,哈哈大笑。
焦适之被安排去负责宫内事物并不引人注目,不过是把当初分散出去的职权都重新收拢回来由一人负责而已。如今锦衣卫内部精简许多后,这反倒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焦适之与肖明华之间需要进行一些交接,手头上的一些事物需要交给他去整理。
如往常一般,焦适之在肖明华屋外轻轻敲了门,淡声说道:“子卫在吗?”屋内肖明华手忙脚乱地把手里拿着的东西收拾好,平复了心绪后才扬声说道:“任之?你进来吧。”
焦适之把门推开,看见肖明华额间带汗的模样,吓了一跳,如今还是初春,竟是如此炎热了吗?“子卫,你莫不是不舒服吧?怎么满头大汗?”
肖明华讪笑着说道:“没事,刚手里接到份奏报,有点着急罢了。”焦适之知道后只是点了点头,也没有追问。肖明华负责的东西与他不尽相同,他很少去过问他的事情,免得越距。
“这是我之前整理出来的东西,对你接手这部分内容应该会有所帮助。”焦适之把手里的东西交给肖明华,肖明华看着那几乎有一本书那样厚度的资料,笑着说道:“适之还是这样严谨,若不是你,我可不能这么快就上手。”
焦适之但笑不语,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内疚的,如果不是他突兀地接手了宫内事宜,现在他应该在与肖明华一同整理后续的事情才是,现在他脱身的话,所有的事情都要压在肖明华身上了。
肖明华看着焦适之严肃的脸色,无奈道:“你最近不用每次见我都是这样的脸色,这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指挥使大人也吩咐了其他人帮助我,你不用担心。”
焦适之无言。
肖明华只得又说道:“你之前不负责宫内的事项并不清楚,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苦差事。原本以前还能有亲军二十六卫的名头,如今除了锦衣卫,其他的亲卫都已经被兵部等接管,渐渐被排斥出了皇城,重要的守卫工作都压在你身上。皇城又是重中之重的位置,你可不能小觑。”
焦适之含笑点头,没有说这才是他所期望的事情。如果宫内混杂的势力太多,他才会更加担心皇上的安危,现在锦衣卫被清洗过后,余下的人全部都是知根知底的,用这样的人手去保卫皇城,他心中才能放心。
两人相对着,都对对方有着一定的内疚心里,反倒无话可说,焦适之很快就离开。
等到焦适之离开后,肖明华重重吸了口气,把刚才随手塞在众多奏折之下的一封信件重新抽了出来,把上面的寥寥数语又看了几遍,眉头浮现忧愁之色,望着焦适之离开的方向发呆。
焦适之把手头的事情交割完后,便直接入了内廷,皇宫内的守卫在“绣春之变”后已经迅速做了调整,当时的调整范围以及调整方案皇上都是在询问了焦适之之后才做的决定,因此他熟门熟路地在宫里走了一圈,发现所有的死角已经被弥补上了。比起以前偶尔会稍显散漫的侍从,如今一队队巡逻之人无不面色肃静,煞气腾腾,没有丝毫放松。
走了一圈,焦适之对现在的状况还是挺满意的,若不是如此,他何必如此费力。
日头西下,他打算回乾清宫找皇上复命,从明日起他便需要时时刻刻跟随在皇上身边。与前朝的御前侍卫统领的职责类似,也与他之前的贴身侍卫类似,全权保护皇上。
不料焦适之去乾清宫的时候居然扑了个空,询问守在殿内的小内侍方才知道,早在半个时辰之前,皇上召来几位内阁大学士,如今正在文华殿内商议朝事呢。
而且就在焦适之打算离去的时候,小内侍又急忙说道:“大人,皇上命殿内之人谨记,如果焦大人回到乾清宫的话,请您去文华殿找他。”说完后,小内侍还下意识砸巴了下嘴,看看皇上对焦大人多么敬重,还用上“请”这样的字眼。
焦适之倒是没有察觉到这个细微的差别,听到朱厚照留下的话语后也没有细想,转身便朝着文华殿的方向而去。一路上也没有人敢阻止他,焦适之身上所穿着的飞鱼服与腰间的绣春刀,无不是锦衣卫统领级的人物才能穿着佩戴的物事,他们自然不敢得罪。
更多的是,焦适之在宫内行走这么多年,没有人会认不出他是谁。
文华殿内,焦适之还没求见便见到乐华匆忙忙朝他赶过来,小跑到他面前急切地说道:“大人总算是过来了,还请大人快快进去吧,皇上同几位大人吵起来了!”
焦适之心中一惊,却也不是非常的惊讶。虽然朱厚照不像以前那么排斥文武百官了,然作为一个随性洒脱的皇帝,他的大部分举动在言官看来都是违例的,每天早上例行一次劝谏,朱厚照早已经习以为常,平常时候都是不搭理的,只有心情不舒畅的时候才会怼回去。
他快步地走入殿内,还没等站在殿外的人通报一声,就听到门内一声破裂的声响,焦适之蹙眉,直接步入殿内,看到了满脸怒意的皇上与起身而立的大臣,殿中满是破碎的瓷片,那是刚才朱厚照盛怒时掀落的茶具。
难得见皇上发那么大火,焦适之心中诧异,但动作却没有停下,只是这满满屋子都是碎片,焦适之想找个合适的地方跪下都没得找。
只见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收敛身上暴怒的气息,冲着焦适之点点头,勉强温和地说道:“适之,碎片太多,就不必虚礼了,在旁边坐下吧。”
焦适之视线一扫两侧站立的大臣们,默默地站到了右边去,至于坐,那还是算了。
刚才冷凝的场面因为焦适之的到来而被打破,刘健也是舒了口气,方才重新找回刚才的感觉,拱手直言:“皇上,刘瑾等人日益嚣张,罪大恶极,并不是稍加处罚便能够缓解之事,留此等人在世上一日,对社稷都是危害,还请皇上三思,赐死刘瑾等四人!”
随着刘健重新掀开了话题,群臣纷纷上谏,无不是劝着皇上赐死身边的近侍,免得祸乱朝政,引起动荡。
这倒不是他们想趁机扼杀皇上身边的势力,实属这几位到了任上后,行事太过嚣张肆意,大肆敛财,甚至还闹出了两场人命官司,只是都因为皇上的关系而没有报上来。眼见着事情越闹越大,作为首辅的刘健责无旁贷,多次向朱厚照上谏此事,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只是焦适之前段时间都在忙碌锦衣卫的事物,并没有发现而已。
朱厚照或许是因为焦适之在,还没有刚才那么愤怒,强压着火气说道:“刘瑾等人乃是朕身侧之人,你等是巴不得朕把所有的身边人铲除干净,好一一换上你们的人手?做梦!”
刘健脸上潮红,自然不是因为温度,而是火气上升,他本来就是个倔老头,面对此事丝毫不肯退让,群臣与皇上你来我往之间,竟是吵了小半个时辰,知道焦适之眼见着刘健的脸色不大对劲,连忙出列说道:“皇上,此时天色已晚,还请皇上体谅下臣,此事等明日再议吧。”
宫内早已经点燃着蜡烛,朱厚照在台阶上把焦适之的脸色看得清清楚楚,见他眼带哀求,又争吵不出结果,顿时烦躁地挥手说道:“你等都退下吧,等明日再说,朕累了。”
刘健仍旧不满,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声音中竟隐隐带着凄厉之色,焦适之一颤,顿时上前一步搀扶着刘阁老,当即发觉刘健浑身已经在微微颤抖,因着焦适之的外力帮助,顿时失去强撑的力道倚靠在他身上。
这个场面让刚才还争锋相对的两边人马都傻愣片刻,朱厚照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喊道:“乐华,赶紧滚去找太医过来。”门外守着的乐华听到,连门都没进便赶忙去找太医了。
焦适之扶着刘阁老小心翼翼地在旁边的椅子坐下,手停留在刘健的手腕处,心惊肉跳地感受着那紊乱的跳动,他虽然不通医理,但至少知道这样的跳动速度是不对的。
太医急忙赶来之后,好一番救治后才舒了口气,轻声说道:“刘阁老并无大碍,只是刚才气急攻心,且这段时间的休息并不充足,所以精疲力尽罢了。卧床休息几日便没事了。”太医的说法让众人都松了口气,连朱厚照脸上都带着如释重负的神情。刘健若是因为刚才的争辩出了什么事故,朱厚照再如何散漫也会于心不安。
刘健虚弱躺着,许久后才勉力说出句话,“皇上,这不过是小事,还请皇上不要放在心上。”
朱厚照狠狠地瞪了一眼刘健,怒声道:“这还不是小事,如果不是刚才适之警觉,还不定会出什么事情呢!阁老平日里也该多保重身体,朕还需要你帮朕完成大业呢。”
皇上甚少说这样的软话,刘健初次听见,心内也颇为适用,君臣二人再说了几句后,朱厚照便派人把刘健护送回刘府。而经过刚才这么一场突发事件,刚才他们还在争吵的事情便暂时被抛在脑后了。
等殿内只剩下焦适之与朱厚照二人时,朱厚照又突然想了起来,低声怒骂了两句,脸上的怒色却没有刚才那么明显了。
焦适之站在朱厚照身后,轻柔问道:“皇上,刚才您与刘阁老争执的事情,您有些偏于刘瑾等人了。”
焦适之旁观者清,自然看得比局内人清楚。刘健等人固然存在着威*的意味,然而这何尝不是因为朱厚照的百般敷衍后才导致的结果?
朱厚照烦躁地背着手,眉宇间的皱痕甚深,“刘瑾那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朕知道他们贪财,也知道他们行事嚣张。若是使用得当会是一把锋利的宝剑。朝中大臣们没有他们那种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命劲儿,有些事情只能用他们去做。”
朱厚照这是在向焦适之解释原因。
焦适之凝神思考了片刻,轻声说道:“皇上与刘阁老何不各退一步?皇上也应当知道,贪欲是无穷无尽的,若是继续放纵下去,这把宝剑或许还会反噬。惩罚是必要的,不过罪不至死。”
若是依照焦适之的性格,这样的利器不要也罢,然而他终究不是朱厚照。
其实朱厚照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然他是绝对不会同焦适之讲述的。没有人比他这个皇帝更清楚,朝廷的言官是多么闲得无聊。不管是什么事情,上到皇帝重臣,下到黎明百姓,只要是他们觉得不平之事都折腾出劝谏的理由。
这一次刘瑾的事件也是,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看不惯内宦当头,便纷纷上折子要求皇上撤掉几个的职位。若是有理有据也就罢了,然而这一次还真的只是言官们从心出发,没有实据,当即就被朱厚照驳回去了。
这立刻就引起言官们的反弹,愈压愈勇,吸取教训,把刘瑾等人扒拉个底朝天,还真的被他们找出来不少罪证。朱厚照的压力越来越大,却始终没有下令斥责他们。
其中自然有刚才朱厚照告诉焦适之的理由,然而更深层更隐秘的原因却是为了保护焦适之。
若是失去刘瑾等人在前面的庇护,刚把皇上身边内侍驳倒的言官只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另外一个群体身上,焦适之在此时定然会进入不少人的眼中。眼下有刘瑾等人的转移注意力,大部分人只会注意到劣迹斑斑的宦官群体,哪里会去找一直低调处事的焦适之麻烦?
这样的心里不足为外人道也。
朱厚照深知以清楚焦适之的性格,若他知道朱厚照千方百计要留住刘瑾等人的性命是为了他,他定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能昧着良心为朱厚照做事,却全然不能接受有一星半点的缘故出于己身。
朱厚照深爱他这点,也不愿意见他辗转纠结,深深地掩藏着这个小秘密。
不过刚才焦适之的劝说,朱厚照深以为然,刘瑾几个真的是不时时刻刻敲打就容易翘上天,若是再过几日,还真的有可能成为适之所说的那般存在,若是这样还真是给自己找罪受呢。
“皇上,今日刘阁老的事情也该给您提个醒了,刘阁老年岁已高,若是今日真的出事了,该如何自处,还请皇上以后用词斟酌再斟酌,好吗?”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不是劝谏,焦适之完全是在吐槽了。不是他让皇上敬老,实在是刚才那副模样简直与他在偶尔得见的民间撒泼撕扯一模一样,顶多就没动手。
朱厚照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尴尬地说道:“这不是刘阁老战斗力强悍,令我实在想不起他的岁数吗?”
焦适之遥想刚才的对峙,也深以为然,能在皇上的唇枪舌剑下支持这么久的,也就只有刘阁老一位了。这更深深地坚定了焦适之要留住刘阁老的心,如今这朝堂上,也就只有内阁这几个能够稍微把偶尔脱缰的皇上给拽回来了,余下的言官只能劝谏,却做不到实事。
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同样存在于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心中,若有焦适之在,他们与皇上商谈达到和解的可能性总是大大提高,深深地坚定他们要把焦适之拉入他们阵营的决心。
两人正在外面站着的时候,突然焦适之听闻些许异响,想都不想便往那方向望去,见着朱厚照尴尬地在往后退。焦适之双眼一眯,沉声说道:“皇上,您中午没进食?”
“呵呵,呵呵。”
朱厚照只是讪笑。
“乐华!”焦适之轻瞪了皇上一眼,随即对小跑过来的乐华低声嘱咐着些什么。
丝毫没有看见他身后的朱厚照露出个得意的小小笑容,含着温暖情意的视线定定地落在焦适之身上许久许久。
或许朱厚照并不知道世界上有温水煮青蛙这一事,然而他用着极大的毅力,压下之前狂乱的想法,一点点地试探着焦适之的底线,得寸进尺地侵占住他每退后的一分一毫,并在里面肆意张狂地挥洒着他的气息。
这不,这份忍耐,总是有用的……
上一章: 第57章 | 下一章: 第5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