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安排
上一章:第十一章 天命 | 下一章:第十三章 辞行 |
王禀为京畿都防御使,汪伯潜作为枢密副使,掌握调兵之权,身在管军衙门之一的侍卫步军司,九位管军大将又在场随时听候调用。
因此胡楷指名点姓,想杨麟随他前往蔡州听用,王禀、汪伯潜点过头,当即就将杨麟召唤进来,吩咐事宜。
杨麟脸庞黑瘦,也无魁梧之姿,看上去多少有些其貌不扬,但气度沉稳,眼睛锐利有神,他看到胡楷坐于帅堂之上,也是微微一怔,但显然很快猜到召他进帅堂的目的,眼眸闪现出异样神彩,更是沉着的给王禀、汪伯潜、胡楷等人行礼。
朝中所有的决定都是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内做出,很多消息都还没有传出风声去——胡楷出任蔡州都防御使,徐怀他们在跨入侍卫步军司帅堂之前,也不知晓这事,在大多数将领都心思惶惶难安之时,杨麟能有这沉着气度及见微识著的能力,却是不凡。
徐怀坐在一旁,暗中观察杨麟暗藏振奋的神态。
当世的武举及将领迁转存在种种弊端,武将地位被士臣压得极低,却不可否认,从军为将,依旧是当世武人的最佳选择。
也必然会有一批卓识远见、才干过人的武人进入武官军吏群体。
只是他们进入军队之后,受到种种限制,要么屈意钻营,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郁郁不得志,并不能绽露他们真正的光芒。
因此,对平民百姓来说,乱世有如炼狱,甚至大多部分武官军吏都想着平平淡淡的混日子,但对有些武将来说,却从中看到打破藩篱、建功立业、真正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
徐怀却是不怕杨麟有野心,他更怕胡楷、杨麟庸碌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才是最致命的。
胡楷也不绕什么弯子,开门见山问杨麟:
“我即将奉旨前往蔡州,在那里统领从京湖、川陕等地集结过来的勤王兵马,以备胡虏入寇——你可愿随我前往蔡州?”
“西南过来的勤王兵马集于蔡州?”杨麟疑惑的问了一句,但随即又挺直背脊说道,“胡公但有吩咐,杨麟怎敢不从?”
“你愿意就好。事情非常紧急,你即刻回军营准备,你部将作为我的亲兵,编入蔡州屯驻大营听候调用,待我请得圣旨便即刻出发!”胡楷说道。
胡楷当即叫杨麟赶回军营去做准备,只等正式的调令下达,就要连夜率部拔营出京,先行前往蔡州。
杨麟走后,胡楷又跟徐怀说道:“我要进宫请辞,还要去兵部处理一些事情,还要匆匆准备些行装,最早恐怕也要明日才能动身——淮源新置一县,官印肯定没有办法新铸,诸事只能一切从简,你什么时候动身,在你离京之前,我们能不能见上一面?天雄军第十厢又最快什么时候能从府州
出发,什么时候能到蔡州,需不需要你星夜兼程赶回府州去领兵?”
胡楷出知蔡州,并非普通的任命,而是作为统领西南诸路勤王兵马的节帅,离京之前还要进宫请辞,在拿到正式的圣旨、符节后,才能名正言顺的指挥西南诸路勤王兵马。
而淮源置县,徐怀担任淮源知县兼领淮源都巡检使,统领所部兵马受胡楷节制,包括新铸官印等等,程序极其复杂,徐怀肯定不能在这个方面耗时间。
好在天宣帝及王戚庸等相公还知道从权,而待胡楷携旨到蔡州,徐怀也不怕地方上会对淮源置县并入蔡州事不配合。
至于天雄军第十厢兵马何时能动身,事实上除了胡族妇孺、乌敕部族众以及工辎营人马早就分批南撤之外,徐怀他们从胜军堡动身,也安排徐武碛、唐盘、唐青、韩奇等率二千余正军即时动身分批南下——
王禀都邀他南下,注定会有一封勤王诏书,徐怀此时怎么可能会拘泥于形式,一定要等到诏书到手再动身,那得耽误多少事情?
却是刘衍、王渊他们作为败军之将,还在府州,就怕没有接到诏书,错过最后以功赎罪的机会,还被罪加一等。
不过,枢密院执掌天下禁军调动大权,在枢密副使汪伯潜面前,徐怀当然不可能说没有调令,兵马就已经上路了,只是含糊道:
“岚州虽破,但岚州兵马都监司移驻府州胜军堡,有王高行、钱择瑞等郎君及诸营指挥在,飞骑传报,诸部便能踏冰踩雪走捷径南下,不需要我专程赶回去——淮源置县,又作为都巡检区并入蔡州,我能早些动身,当归淮源组织乡兵,却不知胡公许我多少兵额?”
从诸路召集勤王兵马以及就地征募乡兵义卒,从来都不是兵马越多越好,一方面要避免滥竽充数,一方面兵马召集起来,粮秣兵甲器械以及赏银都得源源不断的撒进去。
现在胡楷是顶头上司,桐柏山卒驰归淮源以及从淮源新征募的乡兵义卒,吃喝拉撒,徐怀都得找胡楷伸手。
当然,徐怀也不可能漫天要价,得照着胡楷许给他的兵额要,同时也得听从胡楷节制、调令。
胡楷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在翰林院蹉跎八载,差不多所有的意气风发被磨灭后,又到地方历仕知县、司兵参军、通判、知州,转运副使等职,阅历、经验也是丰富无比。
虽然诸多任命都是今日才仓促颁下,胡楷这时候也仅仅是稍作沉吟,便与徐怀说道:
“除诸路勤王兵马外,官家还许我到蔡州后检选乡兵操练。蔡州奏报朝廷隶有乡兵一万两千余众,每年农闲都有操练,兵甲也全,但这事实在是作不得数,倘若能检选六七千可用健壮、操练成军,就谢天谢地了。淮源乡兵刚刚平灭匪乱,作战勇猛,却
是可以多征募一些——我们便以一厢五营乡兵为数,合天雄军第十厢正卒,计五千兵马听你调用。除征募人马外,你回淮源,还紧要在桐柏山北岭,择几座坞寨作为驻营!”
桐柏山主要与义、唐、蔡、随等州交界,但贯穿桐柏山的主要通道,也就是桐柏山道(走马道)是东西走向,从义州(信阳)通往唐州——桐柏山也是被这条道分为南岭与北岭,淮河的上游也大体贴着这条道从桐柏山缓缓流出。
因此,有史以来,桐柏山要么划并义州,要么划并唐州,极少划入北面的蔡州或南面的随州。
此时在桐柏山置县,并划入蔡州,是加强了蔡州南部的战略纵深,但道路不通的问题,却难猝然解决好。
徐怀离京之前,还想单独找王禀谈一谈,便与胡楷约好动身之前再去拜见胡楷再离开汴梁。
胡楷站起身来,与王禀、汪伯潜辞行,待要走出帅堂,朝朱芝看去:“朱芝是要回家一趟,还是即刻随我走?”
“啊?”朱芝有些慌乱的看了他父亲朱沆及王禀一眼,才想起来从这一刻起,他是胡楷的从吏,这个节骨眼上已没有时间给他玩辞别那一套,忙跟上去说道,“我这便随胡公过去,有什么差遣尽请吩咐!”
胡楷走后,汪伯潜又点名将韩时良带走。
徐怀看着汪伯潜与韩时良走出帅堂的背影:汪伯潜很显然与之前举荐韩时良的杨茂彦,都是鲁王赵观一系或者说是端恭皇后的人。
“萱儿已经动身去淮源了?”王禀这会儿才得空闲,问徐怀一些私事。
“赶在南惠门关闭前离开。”徐怀说道。
“我知道你未必愿意进汴梁,我却希望你能进汴梁,但奈何有人不如我所愿——而最初也是要将你部编入郑州大营,毕竟你部兵马也是从府州那边调归,却是胡公坚持要在淮源新置一县并入蔡州,并坚持要将你调归桐柏山,声称你们对桐柏山最为熟悉,能最快将这件事做好。要不然的话,他宁可不去蔡州,王戚庸、汪伯潜他们才不得不做出让步!胡公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史轸虽然随同王禀、景王一起进宫,但很多时候都需要回避,因此也不是特别清楚景王、鲁国公、王禀等执政大臣在集英殿之间争议防御事的细情。
王禀也知道他所做的诸多事情,徐怀心里未必高兴,但他自认为没有私心,这时候也不惮直接挑明说清楚,避免与徐怀产生不必要的隔阂。
徐怀他没有想到,这次之所以能顺利回桐柏山,竟然不是王禀据理力争的结果。
他这一刻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他同时也没有想到,之所以能归桐柏山,最终竟是从未谋过面的胡楷促成……
上一章:第十一章 天命 | 下一章:第十三章 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