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讨要荒地
上一章:第一百十一章 兄弟俩 | 下一章:第一百十三章 怎么做? |
第一百十二章 讨要荒地
听到庆王李琮这么说王敬,耿青峰十分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个人真是有够无耻的。 自己弟弟失踪了三年不闻不问,现在还反过来说他不爱说话。ko,早知道皇家的人变态,想不到还可以这样贱。
“王敬是不是你弟弟我不知道,但是他可没有不爱说话。再说,他现在可是我耿家的人。”敢把皇子说成是自家人的,大概也只有耿青峰了。虽然刚才听到王敬是皇子时,他确实感到十分惊讶,也十分怀疑。但想着皇室里的那些黑暗,也不由得相信起王敬来,他不表露自己的身份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而且这几年他也从没有伤害过自家的人。想着第一次见到他时,他那身褴褛的衣裳,不难想像他可能遭遇了什么。
“王敬?”庆王李琮嗤之以鼻的念着当初王敬自个报上的名字。“我说三十皇弟,你不会把自己姓什么也忘了吧?虽然你并不得宠,但好歹也是我李家的人。”说着,又转向那一脸愤慨的耿青峰,嘲笑的说道:“耿公子,我想你应该知道站在你身后的可是我大唐的三十皇子李璥,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凑到一起的,但见了皇子不行礼,就如果藐视皇上一样,可是杀头的大罪哟!”
大罪?罪你个头。本来耿青峰还打定主意,一会儿回府后再问清王敬的事情,但此刻庆王的咄咄逼人让他十分不爽,于是轻笑着,转头对王敬说道:“王敬,这庆王殿下说我不向你行礼是杀头大罪耶!”
本来李璥还担心耿青峰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会疏远自己,哪想到他居然还是说自己是他耿家的人。不过,耿青峰这一说话也确实合了自己的心意。在皇宫中做个井底之蛙,被人欺负的可怜虫,不如在耿家来得自在。再说这几年在耿家,他可没有受到一点委屈,相反的还过得十分快乐。
“少爷。”王敬还如以前一样向耿青峰行着礼,大声说道:“虽然刚才庆王说的不错,但他却不知道我是耿家的奴仆,哪有主子向奴才行礼的道理。而且,不管我是王敬还是李璥,都是耿家的人。”
自耿青峰上次提出自己是耿家的人也有些时日了,但却依然让他十分开心。而且耿青峰对他毫不保留的,把那些奇特的制作工艺也教给了他。他喜欢耿家,喜欢耿青峰,喜欢耿家上下。自从母妃去世过后,他一直孤零零的呆在皇宫,虽说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书什么的,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这些兄长的冷言讽语中度过。
“说得好王敬,不愧是我耿青峰的兄弟。”本来还想回家再对王敬刑囚审问,但听了王敬那连一丝思考都没有,直接冲口而出的话,耿青峰十分高兴。他可不是担心他那些配方的被王敬泄露出去,他相信他自己有能力去处理好这些事。
听着他们的舌战,一边站立着的冯县丞可是一头的冷汗。这也太要人命了吧!虽说只是耿青峰在和庆王李琮叫板,但耿青峰身后的同样是一位皇子,哪个都不是他这个芝麻小官可以管的。亏自己刚才还有心想靠拢这庆王,想不到又冒出个皇子。
“这个……这个……”看着他们依旧还想继续再战的神情,冯县丞有些颤抖的开口问道:“不知道耿……耿公子前来找本衙有何贵干?”让他们再吵下去,到时出了事,第一个掉脑袋的就是自个儿。
直到此时,几个人才意识到旁边还有一个人。耿青峰虽对这个县丞没啥好感,但该孝敬的却从没纳下。“哦,不好意思,冯县丞!刚才让你见笑了。青峰此次前来,是想请府衙把西郊的那块空地划给青峰。”现在他当然不会说想买下这地,要不然到时指不定他会怎样漫天叫价。
这事听师爷说过,因此这冯县丞倒也知道一些。“耿公子,你可知道那块地是块荒地?”这年头,这荒地是没人要的。虽说会减免三年的赋税,但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一番美好的景像。
“这个青峰倒是知道,昨日我耿家管家和王敬曾一起来询问过师爷。青峰也已十六,应该可以得到一些划分的田地。如果冯县丞觉得不好办的活,不如将那些个荒地就当成应划分给青峰的土地就好了。”
听着耿青峰说昨日王敬也来过,这冯县丞本想在这荒地上捞一笔的想法立刻被打消。“哪里哪里!”说着,这冯县丞还用袖子轻拭了一下额上那几滴汗珠。“耿公子即已想好,可直接找师爷签了文书,那些荒地就是你的了。”现在的他,只想快点打发掉其中一方,免得多起祸端。
汉代至唐代 汉王朝建立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西汉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指出当时土地的占有十分悬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而租税又极重:“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为了限制土地兼并,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的限田原则(《汉书·食货志上》),但没有具体的限田规定。此后在盐铁会议上,贤良们主张复井田,而桑弘羊则认为“足民何必井田”(《盐铁论·力耕》),这是最早出现的关于恢复井田问题的争论。西汉末年,师丹重提限田论,孔光、何武据此提出具体的限田标准:不论贵族、平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以三年为期,到期过限部分没收为官;商人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汉书·哀帝传》、《汉书·食货志上》)。限田思想经董仲舒创议后,不断有人申述发挥补充一些较具体的内容。
北魏以后,北齐、北周、隋及唐初都是均田思想继续流行的时期,而以唐代最为周密细致,并具有若干新的特点。如规定奴婢与牛不再受田;专以男夫为分配土地的对象;世业田的比重相对增大,买卖尺度放宽,甚至须还受的口分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工商业者及僧道都被纳入均田对象的范围等。
“那行,我们直接去找师爷就行了。”说着,他还不忘轻蔑的瞅了庆王一眼,才转身带着王敬离去。
上一章:第一百十一章 兄弟俩 | 下一章:第一百十三章 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