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20)
上一章: 第一零五章 (19) | 下一章: 第一零五章 (21) |
遥半年俸禄。其余宋远之事,按律处置。
接下来,宋遥将宋远的爹娘——自己的伯父伯母,出银子送他们回了老家,自此再无来往。
大同的事了了,陆文韬与蒋文安自然要回帝都来。
他们这一趟去大同,能将宋远案查清,还一并揭发了大同走私叛国案,这样的惊天大案,也是他们的运气了。回来之后,明湛对二人颇多褒奖。能为朝廷立功,明湛又肯知情,陆文韬心里多了些底气。
这些日子,面上颇多春风得意之态。
落了衙,陆文韬就见到公主府的小厮在衙门口儿等侯,道是长公主有请。
唉,娶个公主老婆就是这样不好,那真是得当祖宗一样供着。公主不跟公婆一道住,反是自有府第。陆文韬身为驸马,想着尽孝就回南丰伯府,若是想着尽忠,就去公主府。
如今公主有请,陆文韬自然不敢违逆,直接去了公主府。
其实淑媛长公主找陆文韬也不是别的事,只是想让陆文韬帮着打听郑开浚之事。这样的大事,淑媛长公主也不能是*嬷嬷听到遥水的话,就轻信了。
还是让驸马再行打探,方能确认。
陆文韬原本就对此事不大赞成,此时道,“殿下,郑开浚出的是皇差,到底如何,与咱们无干。依我看,还是随他去吧。”
淑媛长公主听到丈夫这话,想着自己嫁给陆文韬大几年的时间,夫妻间竟无半分默契可言,难免一阵心灰。不过,她一介妇人,出头露脸之事还是得指望着陆文韬,只得压下心中的不悦,温声道,“驸马也想一想,若是父皇能回帝都,我们也能在膝下尽孝了。”尽孝只是委婉的说法儿,当年陆家与吴婉的官司,人尽皆知。如今吴婉嫁给了沈拙言,而沈拙言是林永裳的外甥。
林永裳正一品总督,又得帝心,哪个是好惹的。甚至,淑媛长公主耳闻林永裳身份好像与仁宗皇帝时的东宫师范林希有关联……
此时,不必淑媛长公主点破,陆文韬也知道太上皇回来对他的好处。明湛对陆家素来冷淡,哪里比得上老丈人对他的器重。再者,还有林永裳那颗定时炸弹呢。
这么一想,又有淑媛长公主开口相求,陆文韬自然尽心去办。
陆文韬办事很快,且是自相府出来的消息,自然是准的。
一番思量,淑媛长公主已怀破釜沉舟之心,梳洗打扮后直接去了襄仪太长公主府。
襄仪太长公主与淑媛长公主一向有交情,侄孙女来了,襄仪太长公主的脸上露出和悦的微笑,招呼淑媛长公主与她一并坐在榻上。襄仪太长公主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大好,就近只是又见淑媛长公主眼圈儿微红,忍不住皱眉问,“媛丫头,这是哭过了?谁给你委屈受了不成?”
淑媛长公主打发了其他人,只留郑嬷嬷在身旁。见襄仪太长公主尚不知郑开浚之事,淑媛长公主更是心痛难言,竟不顾公主的矜持,忽地抱住襄仪太长公主,一阵痛哭。
襄仪太长公主虽不知原由,想着淑媛长公主定是受了委屈,轻轻的拍着淑媛长公主的脊背,温声道,“有什么事,只管与我说。你放心,我定不会叫你受到半分委屈的。是不是太后给你的那小狐狸精生事了?你是公主,打杀她又何妨。”遥水之事,襄仪太长公一直记在心里,并为卫太后的手段所不耻。
淑媛长公主哭了一时,见襄仪太长公主一味关怀她的事,心里更添三分伤感,拭一拭泪,本来想把郑开浚之事相告,只是看到襄仪太长公主满头银丝如雪,难免心生不忍,遂道,“姑祖母,我是想着,先前我们想迎父皇回帝都之事,并不大妥。父皇去云贵养身子,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身子好了没?我想着,不如我陪着姑祖母一道去云贵,跟父皇请安。见到父皇身子安康,我才能放心呢。”
襄仪太长公主活的年纪长了,见的世面也多。淑媛长公主这样的话,自然不能骗过她,思量一时,襄仪太长公主皱眉道,“怎么说出去云贵的话来?再说,善棋侯与浚儿就要迎你父皇回来了,介时咱们一家子自然能够团聚。”
淑媛长公主更是心痛难言,只是一径落泪。襄仪太长公主却是忽然想到什么,脸色剧变,抓住淑媛长公主的手问,“淑媛,是不是你父皇出事了?”
“没,父皇很好。姑祖母莫要担心,我,我……”
凤景乾很好,那么……
无缘无故的,淑媛长公主定不会这样痛哭失声,出此之语?
襄仪太长公主心口忽地一痛,脸梢瞬间惨白如雪,甚至比那一头霜发都要白上三分。襄仪太长公主一时大惊,手下用力,抓得淑媛长公主腕间一痛,襄仪太长公主急切的问,“淑媛,是不是浚儿出事了?”
面对着襄仪太长公主恳切中带着三分期待的目光,淑媛长公主泪落更急,想说话,张开嘴,喉间却哽咽难言。
襄仪太长公主仿佛明白了什么,双眼中带出三分透澈与了悟,自喉间泛出一声带着老人味儿的叹息后,板正的身子向后仰去,没了知觉。
175、更新 ...
太皇太后对襄仪太长公主的病情非常担心,若不是卫太后劝着,太皇太后就要亲临太长公主府亲自探望了。
“淑媛也太不小心了,这样的大事,怎么就敢直咧咧的跟她姑祖母说呢,也不想想老人家什么年纪了。”心头的焦虑使得太皇太后言语之间表现出对于淑媛长公主的不满来,叹气道,“亏得姐姐那样疼她,什么都为她着想,她做事却这样没个分寸。”当初为了怕淑媛长公主受委屈,襄仪太长公主还在太皇太后面前挑过卫太后的不是呢。如今淑媛长公主竟犯此大过,饶是向来偏心自己孙女的太皇太后都不想再庇护淑媛长公主了。
卫太后道,“想来淑媛也不是有意的。唉,我听皇帝说还是刚刚自镇南王府送了奏章来,只给内阁的几位相臣看过。就是怕姑妈知道了要担心,都没拿到朝里说去,还特意叫人保密的。这事儿,先前连我都不知道。也不知淑媛哪里闻了风声,就这么直咧咧的去给姑妈说去了。”
“姑妈性烈如火,又是古稀之年了,哪个受得住呢。”
太皇太后听到这话,未经思量便脱口而出道,“如今你掌管后宫,就是淑媛她们几个丫头,正经也是你的侄女呢。她们哪里不妥当,该管你就去管。否则一个两个这样着三不着两的,倒叫外头的人笑话。”
卫太后低声应了,又劝慰了太皇太后一阵,方回了寿安宫。
淑媛长公主自知闯了大祸,回到府里不久,便有寿安宫的懿旨训斥。接着淑媛长公主府关闭,连同大驸马陆文韬都被叫到宫里问讯。
陆文韬刚知道自个儿老婆惹的大乱子,这事儿,他也逃不开干系。往宣德殿里一跪,脸都不是个色儿了。
明湛淡淡地问道,“内阁里除了朕,就只有其余五位尚书知道郑开浚的事儿了。朕当时便命人禁口,你是从哪儿打听出来的?”
四月份,宣德殿里温度适宜,陆文韬却是汗水滂沱,不一时就*了衣衫,脊背印出成片的汗渍印子来。明湛不说话,陆文韬一时不知该如何对答,宣德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除了自己的心跳,就剩下自己的呼吸声,安静带给陆文韬难以想像的压力。
其实没过多久,明湛略批了几份奏章的时间,就见陆文韬脸色惨白的软倒在了宣德殿的地砖上。明湛原未注意,还是何玉轻声提醒,“陛下,大驸马晕过去了。”
这就晕了,心理素质实在太差。难道晕过去就没事儿了不成?明湛淡淡吩咐道,“取冷水,浇醒。”
说起来,这也是明湛的一大本事了,啥都没说,就把陆文韬吓个半死。明湛颇为自己的威严暗自得意,事后常就此跟阮鸿飞吹牛不已。不过,这实在是明湛想多了。
譬如陆文韬,他真不是给明湛吓晕的,他是给自己吓晕的。实在是陆家亏心事做的多了,陆文韬又很擅长脑补。明湛尚未处置,陆文韬就开始想像,如今淑媛公主失势,他私自探听御前机密,夫妻二人都为帝王所厌弃。陆家的将来,可想知而。
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下,陆文韬专注于心中虚构出的梦魇,又在明湛的压力下,心里一虚,就此厥了过去。当然,在冷水的作用下,他又很快的清醒过来。
“臣,臣知罪。”陆文韬把所有的后果想想了一遍,自己都把自己吓死了一回。自古艰难唯一死,想通了这个,陆文韬俯身认罪。
“朕问你,从哪儿打听来的消息?”明湛又把自己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事已至此,陆文韬自知瞒不过,艰难开口道,“臣在刑部当差,是自尚书简大人那里得到的消息。”
明湛并没有接着问这个问题,反是换个话题,他很好奇,“陆文韬,你认为朕一定会下台吗?还是觉得朕这个皇位做的不稳?朕这个皇帝也做不长久,嗯?”要不怎么能有这么多人专注于谋反呢?
探听御前是坐实的罪名,陆文韬无可辩白。不过,明湛此话,打死陆文韬,他也不敢认的,陆文韬以头点地道,“臣万死不敢作此想。郑大人之事,实在是公主吩咐,臣不敢不为。”同夫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到这个时候,也只有各顾各了。
这年头儿,只要不是谋反,朝廷都不会杀公主。相对应的,驸马的安全就不那么可靠了。反正,公主不常有,而驸马常有。
只要公主在,公主嫁给谁,谁就是驸马。
陆文韬心里怕的紧,事到临头,也顾不得“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了。何况,他说的俱是实情。再者,陆文韬是真心埋怨淑媛长公主妄自干政,惹下大祸。以至于,整个陆家都跟着吃挂落儿。想到家人,陆文韬拿出一些做为男人的担当,沉声道,“臣所为,俱是臣私自一意为之。陛下,臣家人实在不知内情。”
话到此处,陆文韬是真的后悔了,明湛明明已经开始用他了。上次他差使办的漂亮,得了不少赏赐,若是他安安分分的为官,不怕没有出头之日。陆文韬悔之又悔,哽咽道,“陛下对臣颇多重用,臣实在不敢有大不敬之心。只是,臣想着,若是太上皇回来,臣身为驸马,兴许能多得些好处。故此,生出妄念,方做下糊涂事。臣对不住陛下,求陛下重重惩处。”
明湛听了,点一点头,“这里面还是有几分实在话的。”凤景乾若是回来,陆文韬等自然是受益人。血缘是无法改变的,哪怕如他,再如何的厚待淑媛长公主等人,在心里,还是会觉得明艳明雅更为亲切。
“不过,怕是在你心底,对朕还是有几分怨怼的。”明湛随口问道,“朕用温长枫、用展少希,之前闲置你颇久,你心里肯定不服吧?”
“臣不敢。”
“你当然不敢。”明湛哼了一声,“不敢是不敢,有没有就不好说了。之前,二驸马三驸马都是闲差,独你为刑部侍郎,高居三品。朕登基,重用二驸马三驸马,唯独对你陆家不假辞色,陆八之案,重重扫了你陆家的面子,是不是?”
“臣万死不敢。”
“怕是你都会想,若是父皇在位,定不会如今对待陆家,是不是?”明湛径自道,“若是父皇在位,说不定淑媛长公主进宫求个情面,陆八之事就不了了之了,对不对?”
陆文韬面无人色,浑身颤抖,急忙道,“臣家断不敢有此忤逆心,臣弟之事,咎由自取,怪不得谁。陛下断案公道,臣家心服口服。纵然生气,也只是气臣弟不争气罢了。”
明湛没再接着与陆文韬废话,直接道,“去公主府劝劝长公主,别寻死觅活的了。这个时候,朕不想见到人命,明白吗?”
明湛竟未直接将他拉出去砍了,或是下大狱,陆文韬惊讶的都没反应过来。明湛给陆文韬这反应逗笑了,看何玉一眼,吩咐道,“赏大驸马二十板子,给大驸马醒醒神儿,也安安大驸马的心。”
何玉深为同情大驸马,陛下这样宽容的时候可不常见,这位竟然给惊的傻了,白赚了一顿板子。可见,在皇帝面前,反应迅捷也是极为必要的啊。不然,恩典转瞬即逝,能把人悔青了肠子。
明湛虽然没杀了陆文韬,不过,将他与淑媛长公主一并幽禁于公主府,也并不是什么美差就是了。
虽说皇上的寿辰过的不大顺遂,期间有西宁侯打杀越侯案,万寿节后,又有郑开浚误伤致死一案。不过,皇帝本人看来可没有丝毫的不顺遂。
淑媛长公主犯了口舌之过,导致襄仪太长公主中风瘫痪,慈宁宫寿安宫下旨训示后,严命淑媛长公主于府中禁闭反省。同时,大驸马陆文韬窃听禁中语,夺南丰伯长子身份,一并于长公主府反省。
接着,刑部尚书私泄禁中语,一并降为御史台五品御史。明湛的原话儿是,“你不是话多嘛,去御史台吧,说个够。”
刑部尚书简涛与刑部左侍郎陆文韬削官的削官、禁闭的禁闭,倒是便宜了刑部右侍郎谭世嘉,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一跃为刑部尚书,官居正一品,入阁为相。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大的变动,其余那些覆巢之下碎掉的卵,更不必提了。
不过,如今人们琢磨的是,淑媛长公主与襄仪太长公主向来走的亲近,而且,非常凑巧的是,襄仪太长公主与淑媛长公主皆是当初叫嚣着要迎太上皇回帝都的主力军呐。
两位公主说了这话儿才不过两个月吧,结果就一位中风,一位被禁。
关键是,哪怕有人怀疑,可淑媛长公主这事儿真怨不得别人。首先,淑媛长公主不是傻子,不是别人叫她说什么她就会去说什么的;其次,襄仪太长公主的确是因为淑媛长公主中了风。
唉,可怜哪,老太太这把年纪了。
淑媛长公主,您到底是哪边儿的啊?
您一面喊着迎你亲爹回朝,怎么转头倒替皇上卫太后一系把咱们宗室的老祖宗给坑成这样子了啊?哪怕襄仪太长公主不干嘛,只要老人家在,表示出一个态度儿来,就对咱们有着无比重要的帮助啊!何况老太太虎老雄风在,火力足的很,多好的一把刀啊,就这么瘫了。淑媛长公主,您干的这叫啥事儿啊!
真他妈坑爹啊。
这是善棋侯一系对于淑媛长公主的普遍看法儿。
另外如李平舟等人,宁可相信这是个意外。
反正李平舟以为,明湛再有本事也指使不动淑媛长公主去把襄仪太长公主给*成这步天地!
两位公主都消停了,不过,此时善棋侯等还未从云贵折返帝都,大家也不知道太上皇的态度,是回?还是不回?如果太上皇回来,看到自个儿亲姑妈中风了,亲闺女被关了……皇上您再怎么雪雪白的表示清白无辜,也不能没您的原因吧?连带责任也得算您一头的吧?
另一方面,若是太上皇不回来。
那就走着瞧吧,皇上与卫太后可不是好相与的。
最为堂兄担心的是逍遥侯与锦衣侯,两人倒是没在善棋侯那奏章上联名,只是,如今帝都这势态,只这风向,就不怎么吉祥。
马上就入夏了,忽然刮了阵西北风,天气又陡然转凉了。
宗室朝臣们刚从襄仪太长公主与淑媛长公主的事中回过神来,却不料,接着一个重磅炸弹几乎把人炸的翻了天。
因为,继上一封奏章后,镇南王府紧跟着又来了一封奏章,其中言道:上封奏章发错了,原是善棋侯父子于猎场误伤,抢救无效,死了。并不是郑开浚,原是写错了的。结果小太监粗心,把错的奏章发了出去,为免帝都误会,故此再发急件,希望皇帝陛下不要误会云云。并附说明了那位粗心倒霉的小太监已被处置啥啥啥的。
此奏章一到,饶是李平舟也想喷出一口老血来。
没,没这个玩儿的吧!
明湛紧绷了数日的老脸微微放松了些,双手合什道,“菩萨保佑啊,幸而郑开浚无事,不然,襄仪姑祖母这样,朕真是没办法与襄仪姑祖母交待了。只要开浚平安,想来襄仪姑祖母一高兴,病情也能好转呢。不然,不只朕与太后,就是太皇太后,也没一日不惦念襄仪太长公主的病情呢。”
连徐叁都有些无语了,心道,陛下您就坏吧。
欧阳恪目瞪口呆,半晌方道,“镇南王府,镇南王府这都能发错。”关系到人命的大事好不好?
兵部尚书顾岳山算是看明白了,马上态度明确的替镇南王府说话,道,“只是小太监粗心了,唉,郑大人虽安然无恙,倒是善棋侯父子可惜了。”陛下真是太有本事了啊。镇南王府发错奏章这种事,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顾岳山不是信的。
镇南王府那是何处啊?
那是皇帝陛下的娘家,皇帝陛下的亲爹就是权势赫赫的镇南王。如今太上皇在镇南王的地盘儿上,哪儿能说回来就能回来呢?哪怕回来,也得等陛下登基日久,收复了满朝人心,才能回来吧。
看皇帝陛下的手段,一封发错的奏章,就令缺少谋略的淑媛长公主亲自出手把襄仪太长公主给*个半死。再一封对的奏章,以善棋侯父子的死讯警告了朝中的野心家们!
顾岳山偷瞄皇帝陛下一眼,再次得感叹,人不可貌相啊。论相貌,皇帝陛下真不出众,论年纪,更是未及弱冠,登基一年,瞧瞧人家这手段,不服都不行。
刚刚升任刑部尚书的谭世嘉一时间不能了解其间种种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又不能瞠目结舌的露出蠢相,只得低眉敛目,修闭口禅。
明湛的脸色已是再由轻松转为暗淡,叹道,“是啊,开浚虽没事,善棋侯这么大把年纪的,一片忠心,为朝廷尽忠,为朕分忧啊……这陡然出了差子,朕实在张不开这个嘴对善棋侯夫人说呢。老太太也一把年纪了呢。唉,这样吧,欧阳,你素来会劝人,你先把事委婉的与善棋侯家的长子提一提吧。”
欧阳恪心里嘀咕,真是倒霉催的,好差事从来不会落到他头上。不过,皇帝陛下有旨,他也只好遵旨行事。
善棋侯家的事传了出去,善棋侯府自然不必提了,哭声震天,阖府缟素。据传,善棋侯夫人已经滴水不尽数日,眼瞅着就不行了。
善棋侯府这丧事虽是大办,不过,宗室里诸多人对于善棋侯府的态度儿却微妙起来。
两位公主的事,大家还愿意相信皇帝陛下的清白。
如今善棋侯之事一出,宗室皆心知肚明了:原来皇帝陛下这样厌恶太上皇回朝一事啊。
当然,大家又不是傻瓜,转念一想:也对,甭说是天下的至尊皇位了。哪怕家里米粒儿大小的爵位,你做老子的既然让了,也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再者,就是亲父子之间为了皇位自相残杀的都不稀奇,何况今上与太上皇并非亲生父子呢。
还有先前瞧着明湛心慈面软的人也彻底的对帝王的改观,心里骂娘道,这都他娘的谁乱传的闲话儿啊。
若是这样俐落的解决了两位公主,一位侯爵,都算心慈面软,估计世上就没有不心慈面软的人了。
人性本贱。
而且,贱的不可思议。
先前明湛总是一副笑脸迎人,哪怕朝臣稍有冒犯也不与他们计较,遂助长了许多人的臭脾气。更有甚者,以为帝王好欺。
结果,明湛宰了善棋侯、搞瘫襄仪太长公主、禁闭淑媛长公主,一系列的手段冷酷凌厉,朝中反倒没了别的声音,一时间,文武百官、朝中宗室俱都忠心不二起来,温驯的仿若牧羊姑娘小皮鞭下温驯的小羊羔儿一般。
当然,也有为此惊心魂魄、百般为难之人。
不是别人,就是敬敏大长公主。
原本,敬敏大长公主为自己的嫡长子魏峭相订了善棋侯家的孙女为填房,结果善棋侯家出了这样的事。这媳妇,还要不要娶?
如果娶的话,姑娘还得为祖父守孝一年呢。
魏峭续娶,耽搁些时日倒没什么。庶次子魏迪可是初婚,去年就是卫太后赐的婚。如今魏迪的年纪本就过了正常的大婚年纪,这会儿,若是因嫡长子耽搁了庶次子,就不知道外头人会说什么了。
其实不必外头人说,就是魏国公都得有意见。
可是,若是先为魏迪迎娶阮嘉睿进府。虽然阮嘉睿面儿上也是个没啥出身娘家的,不过,到底不是那么回事儿呢。
若是长媳进门晚于庶媳,那之前的安排还有什么用呢?
再者,长媳的身份……其实依着敬敏大长公主的意思,哪怕真的要守孝,咬咬牙也忍了的。不过,敬敏大长公主生于皇室、长于皇室,经过见过的多了。
当初,她本想早早为嫡子成婚,还是卫太后拦了下来。
那会儿,善棋侯去云贵的事就是朝廷定了的?
自从善棋侯父子的死讯传来,敬敏大长公主无数次的午夜惊魂,难道卫太后早就知道善棋侯父子去了云贵就回不来?不然,为何卫太后会拦住她为儿子娶善棋侯孙女的事呢?
一定是的。
敬敏大长公主反复的想了又想,一定是的。她在一定的程度上了解卫太后的脾气,卫太后向来是不做则已,做必做绝的人,一旦出手,绝不给人翻身的机会。何况,善棋侯要迎太上皇回宫,本身就是对于明湛皇权的挑衅。
卫太后经过仁宗皇帝末年的储位之争,当初为了凤家兄弟能登储位,于政治上,从未手软。如今,关系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卫太后更不会客气。
既然卫太后拦住了那次魏峭的大婚,那么,想来卫太后是不想看到她与善棋侯府之间的联姻的。还有一点,敬敏大长公主清楚的很,连襄仪姑妈都成了那个样子,既然已经动了善棋侯父子,看来,卫太后与明湛是不打算放过善棋侯府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善棋侯过逝,眼看这大殡都出完了,结果善棋侯府袭爵的旨意还未下来。那么,将来善棋侯府还在不在,都是一种未期了。
这样的人家。
难道她要为儿子结一户这样的姻亲吗?
敬敏大长公主犹豫了。
敬敏大长公主正在为儿子犯愁,如今,还有一人,却比敬敏大长公主愁苦百倍。
此人并非别人,正是收到儿子过逝消息的安悦公主。
安定侯为了时刻把握帝都的风向,从未断过与帝都通信来往,自然获悉了儿子于镇南王府被误伤过逝的消息。一夜间,安定侯头发半白。
哪怕老婆厉害,安定侯时不时闹点儿桃色新闻,再沾上家庭暴力啥的。
不过,自始至终,他都只有郑开浚这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是安定侯二十几年耗尽心血、苦心雕琢而成,况且儿子又份外争气,年纪轻轻的就考中了探花儿,别提多长脸了。
在帝都的侯门高第,哪个不羡慕他养了个好儿子呢。
如今,儿子出了趟远差,就这么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哪个能不心伤呢?
顿时,安定侯也没当差的心了。当下就吩咐下人收拾东西,准备带着哭天抢地的妻子回帝都去。儿子出了事,怎么着也得有尸身运回来吧。
再怎么伤心,也得为儿子收殓发丧吧。
夫妻两个泪眼人对泪眼人,还没起程呢,就又收到消息:他们儿子郑开浚没事儿,好着呢,安然无恙,死的是善棋侯父子。
可怜的安定侯夫妇,都不知道要如何反应了。
不过,在淮扬的大地上,如今论起可怜来,安定侯夫妇不过是受了虚假消息的愚弄,还真担不起一个“最”字儿。
比起下放到太平县做县令的方慎行,安定侯夫妇还是过的很不错的。
176、更新 ...
自从把善棋侯等人解决后,满帝都城都太平至极。
明湛也有时间与阮鸿飞谈情说爱了,本来想拉着他家飞飞亲亲我我一阵,却发现这家伙有移情别恋的倾向。
这些天,阮鸿飞一有空闲必捧着一幅美女图瞧个不停,且一面欣赏一面赞叹,种种溢美之词,听到明湛耳朵里别提多堵心了,明湛心道:现在夸画儿上的美女,不定什么时候就夸外头的美女了。这样发展下去,怕绿帽子戴头上,他还傻着呢。
明湛虽然心眼儿小,不过,他不在外头表现出来,还瞎装大度。连休沐的日子,也没安排约会,体贴的叫阮鸿飞尽情的欣赏美女图好了。只是,在用过午饭后,阮鸿飞照旧要拿出古画鉴赏一番时,他发现放古画儿的地方,古画儿不见了,倒换了幅别的卷轴。阮鸿飞取出打开一瞧,险些笑喷,里面十几个都是明小胖的肖像图。
阮鸿飞瞧了几眼,就听里间儿传出明小胖呜呜嗯嗯的声音,叫了人心里一阵痒似一阵。阮鸿飞搁下明小胖的美图儿,几进去了里间儿。明湛正摊手摊脚的趴榻上,使唤着貌美如花的小宫女儿给他按摩呢,小宫女手劲儿好,专攻此道,明湛舒服的喔喔直叫。
阮鸿飞挥了挥手,小宫女行个礼,轻手轻脚的退下了。明湛头都没回,哼哼两声,酸溜溜道,“不看美女了。”
“哪个美女,不过是幅画儿罢了。”阮鸿飞在明湛身畔坐下,拍了明湛的*股一巴掌,“再好看,也没你明小胖好看哪。”
“算你有眼光。”明湛反身坐起来,嘀嘀咕咕的抱怨阮鸿飞,“就一群胖女人,有什么好看的。该死的赵令严,送的什么鬼画儿来,这哪儿是给我做寿礼呢。分明是来离间咱们感情的。我看,林永裳送的那幅画儿要好的多,鸳鸯戏水什么的,多吉祥喜庆哪。”
阮鸿飞有时觉着明湛跟个文盲也没啥差别了,忍不住与他分说道,“你别有眼不识金镶玉啊。赵令严这幅可是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宝贝,给座金山都不能换哪。”在明湛的熏陶下,阮鸿飞也养成了以银子衡量价值的俗气劲儿,“永裳那是他自己画的,糊弄你的,拿大街上卖不出二两银子的东西,你还搁卧室里挂着呢,赶明儿赶紧的拿下来吧,不够丢人的。”林永裳这混球儿是摸透了明湛的心思,送幅鸳鸯戏水的烂画儿,明湛还偏就特别喜欢,收到林永裳的画作后足夸了半日,搁他们床边儿日日看着。
明湛并不是全文盲,实乃半文盲也。
《女史箴图》的大名,他也是知道的,急忙瞪圆了小眼睛,一脸惊诧的问,“啊?那是《女史箴图》啊?”他就见了十几个胖女人而已。
当然古时候人们做画儿讲究神韵啥的,不过,那些仕女图,明湛一个都瞧不出好看来,没有半分品味可言。
明湛顿时疑心病又犯了,“你说,会不会是赵令严在大同城里贪污呢。要不,他怎么会有这样珍贵的物件儿呢。”赵令严又不是啥富家子弟,给座金山都不换的宝贝,赵令严怎么会有呢?虽然他瞧不出哪里好来,不过,这画儿很值钱,明湛还是知道的。
转念一想,明湛疑神疑鬼道,“那会不会是赵令严自己摹了一幅来坑我呢。”
“难道我眼是瞎的。”明湛好坑,阮鸿飞于书画一途,堪称大家,自然不会被骗。
明湛急忙唤了何玉进来,问,“你没把宝贝拿去烧了吧?”原本他气恨阮鸿飞只看画儿不看他,偷拿了那画儿叫何玉塞灶里烧了,给阮鸿飞好看。
阮鸿飞一听明湛这话,狠掐了明湛*股一记,明湛“嗷”地痛叫了一声,险些没从榻上跳起来。何玉一哆嗦,忙道,“没,没烧呢。奴才还没来得及烧。”不待吩咐,何玉就道,“奴才这就取来。”转身跑去拿宝贝了。
明湛心疼半死,没等阮鸿飞骂他,他倒先发置人道,“你也不早说那宝贝值钱,害我险些铸成大错。唉,国宝啊那是,这要是烧了,不是作孽嘛。”
阮鸿飞何等精道之人,任明湛喋喋不休的念叨个半天,直到这胖子絮叨的口干舌燥要摸了茶来解渴,却忽然被阮鸿飞按住手,明湛瞪阮鸿飞,“干嘛,害我险些烧错了宝贝,这会儿连水都不让人喝,你也忒霸道了吧。”
阮鸿飞根本不吃明湛这一套,笑悠悠地,“明小胖,你还少跟我来这套。”亲呢的拉过明湛,无奈叹口气,“罢了罢了,是我不该看画儿看入了神。你也少用这种把戏,起来吧,大好的日子,咱们出去走走。”
明湛心头一喜,暗自窃笑,着紧的低头穿鞋,嘴里硬气的很,“什么把戏啊,你别冤枉我,我可不认的。”站起身跺跺脚,明湛已经问,“去哪儿啊?”还装模作样的拿架子,“我这么忙,日理万机的,你还非拉我出去消磨。唉,怪道说红颜祸水呢,闹了半天,这蓝颜威力也小不到哪儿去啊……”
“那就别去了。”阮鸿飞最看不上明湛这口是心非的不实诚劲儿。
明湛半点儿不脸色,去拉阮鸿飞的手,在人家颊上偷香一口,嘻嘻笑道,“那怎么好意思呢,杜国主向来一言九鼎的啊。”说去就得去啊,他这么折腾半天,不就为了让阮鸿飞理他一理么。
明小胖目的达到,得意的恨不能摇一摇尾巴。
其实只要目的达到,明湛并不难哄。
知足常乐。
明湛生来这副珠圆玉润的模样,与他的性情极大相关。
不过,世上多的是欲壑难平者。
譬如,忠义侯的亲妈,方老太太。
方老太太先前趁着去寿安宫请安的机会与卫太后求情,想着给自己的孙子凤明芝安排个差使,卫太后应了,明湛也给安排在宫里做了个侍卫。
在宫里任侍卫者皆是贵胄子弟,普通侍卫自正七品起,能熬到御前,譬如陈盛,那是正一品的侍卫头领,在御前的体面绝不比阁臣们差。
谁见到他,不得相让三分呢。
凤明芝走后门儿进来,明湛也没想着优待他,自然是从最低等的七品侍卫做起。
要明湛说,这已经是给了忠义侯府面子了。否则,依着明湛的精细,多一个人的俸禄明湛也不愿意支出的。
其实说起来侍卫的活计当真不累,每天不过两个时辰的差,除了枯燥,没别的不好儿。不过,方老太太仍是有些抱怨辛苦,甭管是不是风吹日晒的,反正得不差日子的去守大门儿。
方老太太心道,怎么倒给孙子安排了个门房的差使呢。
其实,认真计较起来,凤明芝这差使还比不得门房呢。毕竟,门房还有个喝茶闲嗑的地界儿,在宫里做侍卫,宫里最重规矩,哪个能由你胡来呢。
见孙子不过月余就瘦了又黑了,顿时心疼的不行。忍不住道,“好孩子,你平日里只在家里读书习字的,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处呢。罢了,咱们还是别去了。”
凤明芝笑,反劝祖母道,“祖母,孙儿并不累呢。还有与同僚们一并站班,有意思的紧。再者,以前父亲也为我们请过武师傅的。简单的拳脚,孙儿也会的。在宫里当差,正经也用不着什么武功的。”
孙子这么辛苦,若真就在御前也就罢了,吃点苦楚,起码君上看的见。不过,据方老太太所知,凤明芝不过是最普通的青衣侍卫,在万卷宫里当差。
这万卷宫不是别处,正是明湛拨出来,让钟敬书率着翰林博学之士编书之处。
若有事,明湛只管宣了钟敬书去问。至于万卷宫这地界儿,明湛经年不来一回的。
让方老太太更为不悦的是,凤明芝在万卷宫看大门儿,而长孙凤明立则在万卷宫里跟着编书,体面又清闲。
凤明立嗜好念书,对书的感情比对老婆都深。自从先前请旨去了万卷宫一回,就彻底迷上了,而且,据钟敬书所言,凤明立的文采相当不错。
既然凤明立愿意跟着一道儿修书,明湛也就由他去了。
结果,也不知道明湛是不是故意的,忠义侯家的兄弟二人,一个于宫内,一个于宫外,倒成一景儿。好在凤明立脾气秉性极温润儒雅,对凤明芝挺照顾。
而凤明芝也不是傻瓜,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兄弟二人,相对于以往的疏离,倒是兄友弟恭起来。
方老太太拉着孙子的手道,“以往,我也常听夫子赞你文章写的好。”
凤明芝明白祖母的意思,笑一笑道,“祖母,万卷宫修书的事,也不是谁都能去的。里面儿都是各地最有学问的人,我肯定不成的。”
方老太太最不喜欢听人说自己孙子不好,哪怕凤明芝自谦都不成。果然,闻此言,方老太太眉眼一吊,执拗道,“谁说你不成的?你只比明立小几岁罢了,我就不信,这几年之差,能差多少。”思量一时,方老太太道,“先去当差吧,这事儿,以后再说。”
凤明芝也不再提及此事,又温言和语的孝顺了一番,直到外头来催,这才辞了祖母,带上小仆去万卷宫值班。
归根结底,方老太太与忠义侯夫人卫氏的矛盾就由此起。
一般来说,家里老太太偏心某个孙子,其实也是常事。不过,像方老太太偏心成这样的,到底少见。其实,也不只是因为凤明芝是小方氏之子的原因。
说来话长,卫氏嫁给忠义侯的时候不过十八岁,当年便生下嫡长子。那会儿,方老太太就有意抱了长孙养在膝下。其实,这也是老规矩了。老人孤单,膝下养个孩子,也热闹。
但是,母子连心哪。
这是卫氏头一个孩子,哪里就舍得抱到婆婆身边儿养着呢。彼时,方老太太的娘家靖国公府与卫氏的娘家永宁侯府都是帝都的硬茬子,一番婆媳暗战后,卫氏保住了自己的儿子。
不过,卫氏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她的强势让她失去了丈夫忠义侯的欢心,与婆婆之间斗气,又在月子里伤了身体,终生只此一子。甚至,因此,凤明立也不得忠义侯与方老太太后的喜欢。
此后多年,卫氏也会时时反醒,若那时,她退一步,是不是今天就不一样了呢。
一年年过去,年轻时的强硬逐渐被岁月消蚀,卫氏已经做了祖母。不过到如今,她也只能与忠义侯相敬如宾的过日子。熬了这些年,熬到明湛登基,儿子的位子已十拿九稳,卫氏到了帝都,常回娘家走动,近些日子,就是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的多了些。
不过,卫氏实在想像不到方老太太会对她说出这样荒谬的提议来。
方老太太一脸和善的拉着她的手,罕有如此亲呢的与她商议,“芝哥儿的身子不比立哥儿,这刚当差没几天,就病了两回。唉,长期以往,可如何是好呢。”
卫氏只管听着,并不开口多话。这许多年,若是能和好,她与方老太太早就该和好了。结果,俩人一直这么不尴不尬着。
方老太太见卫氏不肯为她铺就台阶儿,索性直接道,“立哥儿在万卷宫里修书,我听说并没有官衔儿,倒是芝哥儿,正七品呢。我想着,他们是亲兄弟,立哥儿这孩子素来心善,怎么能忍心看着芝哥儿受这样的搓磨呢。不如,让他们把差使换一换,你觉得如何呢?待芝哥儿的身子养的好些,再换回来也是一样的。”
卫氏的怒火陡然自心头升起,她坚定的将手从方老太太枯瘦的手里抽回来。如今,她真得万分庆幸了,当初,宁肯与忠义侯决裂也没有把儿子抱给方老太太养的决定真是无比正确的。
这样的脑袋,若是儿子给方老太太来养,真不知要养成什么样子了。
卫氏温声道,“我看,这不成。立哥儿在万卷宫修书,不是为了差使官职,实在是他喜欢干这行。芝哥儿若身子不适,只管在家里歇着,若不成,我进宫与娘娘说一声,亲自给芝哥儿请个一年半载的假,也无妨的。”
“您也知道,太后娘娘不是外人,这点儿面子,我还是有的。”卫氏简直压不住心头的火气,语气也愈发硬了,“不过,让他们兄弟换差使的事儿,不成。这差使,都是皇上金口玉言赏的,说换就换,置君王于何地?叫别人知道,倒说咱们家里人挑剔,连皇差都看不上呢。再者,芝哥儿身子不好,受不住做侍卫的苦,可那修书,也不是轻省的活儿。您不大知道吧,立哥儿也不成呢,那孩子的一双手,除了笔杆子,就没摸过刀把子。”
方老太太险些没给卫氏噎的背过气去,脸刷的沉下来,冷声问,“不愿意就说不愿意,你也不用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搪塞我这老婆子。”
“是,我不愿意。”卫氏道。
方老太太气的一拍桌案,怒道,“你别以为回了帝都就怎么着?我到底是你的婆婆,你不同意就是忤逆不孝!”
卫氏淡淡起身,居高临下的打量方老太太一眼,低声道,“您能怎么着我,倒叫我看看呢。”说完,也不顾方老太太的脸色,转身走了。
方老太太气个半死,叫了半日的心绞痛,待忠义侯回来,把儿子狠狠的骂了一顿,严令儿子一定要给孙子换差使。
忠义侯对于卫氏如此大不敬之事也着实不悦,虽说夫妻向来相敬如冰,他也不能坐视不理,便抬脚去了卫氏的院子。
卫氏正对着凤明立垂泪呢,“自你小儿,从未抱过你一下,给过你一个好脸色。这会儿看你有了好差使,就要你跟老三换。我竟不知道,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
“你这差使又不是我去求来的,是皇上瞧你是这块儿材料,叫你去跟着干活儿罢了。这修书,哪里谁都能修呢。”甭看卫氏对着方老太太强势,为了悍卫儿女,没有哪个母亲不强势的。卫氏想到从前,不禁哽咽道,“你自小儿就爱念书,写出多少漂亮的文章来,也没人肯说你一句好儿。但凡老二老三多认了两个字,你父亲你祖母就恨不能把人夸到天上去。心偏成这样,我说过一句吗?如今略瞧着你有些出息,就又来眼红。”
凤明立只得温声劝道,“母亲,家里人口多,以和为贵吧。若是三弟喜欢修书,给三弟去干也没什么的。我是做兄长的,原就该让着弟弟们的。”
卫氏哪个能肯呢,死都不同意。
凤明立苦口劝道,“我虽喜欢念书,到哪里看不得书呢。先前我还听说陛下建的图书馆里有不少珍本呢,借了许多回来看。祖母话都说出来了,就当看着父亲的面子,祖母这个年纪了,别叫老人家*心了。父亲已经为我请封长子,将来爵位总归是我的。弟弟们这么多,以后总得有个安身立命的营生才好,如今趁着这个机会,能有人留在帝都,也是幸事,算是有了着落呢。”
凤明立劝了卫氏大半个时辰,忠义侯听了一时,到底没抬脚进去,又折身走了。
与妻子冷淡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他与凤明立的父子感情。哪怕卫氏的话,忠义侯颇多不赞同,不过,凤明义知书识礼,忠义侯是挑不出半点儿错处的。
如今凤明义就能为庶弟们着想,想来百年之后,他也能放心的将侯府交给凤明立了。
没有哪个母亲能拗过儿女。
这次忠义侯府没走御前的关系,只是私下活动了一番。凤明芝去了万卷宫修书,不过,凤明立也没能去做侍卫,反倒是魏氏所出庶次子凤明佳顶了凤明芝的侍卫缺。方老太太愈发得寸进尺道,“明立既然身子骨儿不好,这些天就随我念念佛。这人哪,只要存了善心,佛祖就会庇佑他呢。”
卫氏何等聪明之人,焉能不明白。若是凤明立真的接了凤明芝的侍卫,怕是天底下人都得对这两兄弟交换差使的事儿心知肚明了,这样的话,凤明芝的名声也就不必要了!如今,叫凤明佳顶了侍卫缺,凤明芝进万卷宫,而凤明立却要对外说身子不好,在家休养。这样,忠义侯府面子无损。
儿子劝她许久,卫氏才勉强同意的。可结果如何,这家里有哪个能知她们母子的情呢。方老太太还说出这样的话儿来。
卫氏直接发飙了,一拽儿子的腕子,抄起方老太太手边儿的一只描金青瓷盏就砸到了地上,呯的一声,把方老太太与忠义侯都吓了一跳,碎瓷溅满地。卫氏气的胸膛起伏不平,厉声喝道,“你们叫立哥儿让差使,立哥儿已是让了!若是再不识趣,索性大家撕破脸皮闹一场!反正我是不怕丢脸的!要不要!”
方老太太脸色青白,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回过神,一声长嚎,指着忠义侯道,“你还不给我打杀了这个忤逆去!”
忠义侯上前,怒斥卫氏,“在母亲面前,你怎么敢!”
卫氏怒上心头,展示了身为将门嫡女的威风,她猛的一发力,竟然将忠义侯推了个趔趄,险些跌坐到地上去。忠义侯后退数步撞上了方氏榻旁的一只桃花几,方止住了身子,方老太太大声道,“反了反了——”
卫氏声音更高一成,“我就是反了!怎么样!”抬手将手边儿的小几掀到地上去,卫氏眼睛憋的通红,尖声道,“有本事咱们进宫去说个明白!有本事去御前抖个清楚!叫皇上太后评评理,有没有这样*着兄长让差使的兄弟!有没有这样*着嫡子把差使让给庶子的父亲!有没有这样直接诅咒孙子的祖母!”
忠义侯府一场大闹称之为惊心动魄不为过,明湛得知此信儿,觉得简直比话本子还精彩。不过,这是忠义侯府的家事,他再八卦,也不会插手的。
让明湛为难的是方慎行与宋珠玉,这估计是前脚儿刚至淮扬吧,后脚儿御史的本子就到了,俩人倒真是团结,竟陷到了同一桩案子里去。
明湛仔细的瞧过奏章,暗道自己英明神武,这两个菜鸟,在朝中挺威风,果然一下放就露了怯。
还是嫩哪。
177、更新 ...
方慎行其实没啥大志向,原本,他就想着巴结好了君王,谋个安身立命罢了。
却不料,在朝中奋斗多日,结果一朝不慎,被发配到这么个穷地界儿来,做了当地父母官,太平县县令。
这地方虽说叫太平县,可是半点儿不太平。
淮扬之地,有着吴侬软语、三千繁华的苏扬金粉之地,亦有穷山恶水之处,太平县就是一例。方慎行头一脚踏上太平县的土地,就暗自唏嘘,心道,看来他的确是惹来帝王厌弃,不然怎么着君王也不能把他扔到这狗*倒灶的地界儿来哪。
方慎行在太平县遛达了一圈儿,已经开始盘算着要不要派家人回帝都走走关系,好早日回帝都去。不过一想又泄了气,方家在帝都早已落败,他自己家里也不是多富有,再说,帝都里有的是他的仇人。这次来太平县,方慎行是老婆孩子都带上了,甚至亲娘兄弟也跟他一道来了。
原本他弟弟要在帝都念书,不过方慎行经了官司后,为求稳妥,实在不敢留下家口儿在帝都。否则,他远在淮扬,家里头要再出什么事儿,方慎行真不敢想像。
方慎行新官上任,县太爷的威风尚未来得及抖上一抖,却不料倒给人来了回下马威,丢人至极。
当然,丢人的不只他一个,还有他的难兄难弟,一同被发配到太平县隔壁做县太爷的宋珠玉。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两县虽都是遭了灾的县,其实还是有几家富户的。太平县有名的大户当属贩药材为生的郭家,甭看只是小县城出身,郭家的生意做的不赖,在扬州城里有家药行,算是有名的买卖人家。
单阳县呢,也有一户做药材的商家,同样姓郭。
两家都姓郭,自然有些联系。算起来,单阳郭家家主郭耀宗,是太平县郭家家主郭耀祖的弟弟,同父异母的,庶出弟弟。
在最初,也只有太平县郭家一支,郭老爹开着药行,生意挺一般,只是在小县城里崭露头角而已。郭老爹生了两个儿子,嫡子郭耀祖、庶子郭耀宗,这两个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非常能干。以至于,郭老爹一死,郭家就陷入争产风波。
最终郭耀宗因年轻经验不足,被郭耀祖寻了由头儿净身出户,远走他乡。不料过了十年,郭耀宗又回来了,他还就在太平县的隔壁单阳县安了家,同样以贩药材为生。
郭耀宗如今都与淮扬的善仁堂搭上关系,成为淮扬善仁堂的药材供应商之一,不得不说这是郭耀宗的本事了。
如果只是生意上的竞争,还不会闹上公堂。关键是,突然之间,郭耀祖家暴出嫡子庶母**案来,郭耀祖声望大跌,郭耀宗趁机要重回郭家,且拉嫡兄郭耀祖下马。种种手段,不足为外人道。两家都是地头蛇,有钱自然有势。
这种商家的争斗与普通的地痞流氓打群架是完全不同的,譬如郭耀祖与郭耀宗,两家药材铺前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医药纠分,甚至两家在扬州城的店铺也屡有流氓光顾。
至于其背后理由,谁知道呢?
郭氏兄弟争锋,最终由郭老太太往公堂上递一纸诉状,控诉庶子郭耀宗不孝而对簿公堂。接着,郭耀宗一纸讼状,状告嫡兄治家不严、教子不利,以至家闱出丑等等事。
且不论郭家兄弟谁是谁非,只说郭耀祖的嫡子庶母**案、以及郭耀宗的嫡母状告庶子案,这都是极严重的风化案,要知道县太爷你除了治理当地,还有教化百姓的责任呢。在你任期上,暴出这样的案子来,你县太爷是干什么吃的?
这就是你的责任。
当然,这事儿,明白人都得说宋方二人运气不妙,这刚到任就遇到这样的倒霉官司,怨谁呢?只能怨天怨地怨命运了。
御史可不管你这个,他们是只管挑错儿的,最愁没有新题材,遇到这样的案子,还不敢紧往上报啊。至于林永裳,虽然比较看重二人,不过,他也没拦着。
首先,林永裳是做过御史的,御史风闻奏事,本就是职责所在。再者,地方御史有单独上奏的权利,完全不需经你总督府的同意与否。其三,在林永裳看来,吃亏受难也并不一定是坏事,他又不是俩人的爹,有啥造化,就看俩人的本事了。
明湛接到御史奏章,其实撤职什么的倒不必,宋珠玉方慎行去的地方穷,也没人愿意去当那穷官儿。不过,刚一到任就遇到这样的案子,起码今年的考核,俩人就占不到优等了。
这还只是最开始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对三年后的升迁不利。
明湛倒没多说,只管让内阁处理。
内阁诸人对于皇帝陛下的公道还是暗暗称赞的,毕竟先前明湛初登基时的护短儿就让人十分看不过眼。如今,皇帝陛下归于正常化,内阁也渐渐放下心来。
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如果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喜好置于律法规矩之上,这就会非常让人担忧了。
如今明湛正常了,李平舟尤为欣慰。
可是接下来,首相李平舟发现,皇帝正常了,宗室里却开始沸反盈天起来。
忠义侯家的事儿,明湛是自卫太后那里得到的消息。
当天卫氏大发雌威,把忠义侯母子的脸皮都扒下来,当着那么些婆子丫头的面儿,忠义侯母子的尊严简直是荡然无存。
忠义侯好歹也是个男人,与卫氏感情又不咋地,没啥夫妻情份可讲,只是一时没防备让卫氏推个趔趄,回过神来,哪里能不发作。忠义侯就要动手给卫氏瞧个厉害,却被人挡在面前。
别忘了,卫氏是有儿子的。
凤明立护在母亲跟前儿,面对忠义侯铁青的脸道,“父亲,有话好好说。母亲都是为了我,大家一家人,有事坐下来好生谈谈。”
忠义侯对卫氏有顾忌,不过,对凤明立可就没这样客气了,劈头一记大耳光,险些把凤明立抽翻,指着凤明立的鼻尖儿骂道,“你也知道都是你挑起来的,混帐!”
忠义侯正当壮年,揍起人来力道十足,一巴掌打的凤明立口鼻流血。凤明立自袖子里取出洁白的帕子,轻轻的擦了血去,淡定说道,“父亲,换差使的事儿并不是我提的,您说此事是我挑起来的,我并不敢认。”
方老太太听到这话顿时不干了,怒喊着质问道,“我提的,事儿都怨我,是不是?”
“祖母要换,已经换了,母亲不高兴,可也同意了。”凤明立不急不徐道,“我是母亲亲生的,父亲是祖母亲生的,我听说当年祖父生前分家,多给庶出的三叔一顷地,祖母都不情愿。袒护父亲至此,祖母可算是慈母心肠了。祖母将心比心,如今不只是一顷地的事儿,完全是我的差使给了三弟。原本三弟的差使也不必我去做,反是再让给了二弟。我是兄长,让着弟弟们是应当的。当年,想来父亲也是想着让一让三叔的。如今母亲此心等同于祖母当年之心,至于怨不怨谁,这有什么相干,只是求祖母父亲体谅下一母亲的爱子之心罢了。”
“我身子很好,也向来不好佛道,祖母说我身子不好,的确是说错了。”凤明立淡淡道,“差使给二弟三弟,是我做兄长的让着弟弟们,无关于身子不好不能当差的事儿。我又不是圣人,让了,就希望弟弟们能知我的好儿,祖母却说是我身子不好当不得差,难道,我还要反过去感恩弟弟替身子不好的大哥替差一事么?祖母,话不能这样说。”
方老太太气的半死,转头对儿子道,“你瞧瞧你瞧瞧,你一请封长子,这还没袭爵呢,就个顶个儿的想着气死咱们好袭爵把持侯府呢。我还是早些去了吧,省得看着一屋子的忤逆不孝们折寿啊……”又是一通哭。
凤明立心平气和道,“让祖母这样伤心,是孙儿的不孝了。既然祖母如此不顺心,我自有让祖母顺心的法子。”说完,凤明立就带着卫氏出了侯府。
接着,凤明立上了折子,请求皇帝陛下废去他的长子之位,转封其庶三弟凤明芝为长子,以后可袭爵,孝顺祖母。
这简直是个神招儿。
柳暗花又明,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明湛接到凤明立的折子,立时召来忠义侯父子一问究竟,怒道,“你们当朕的爵位是什么?市场里的大白菜,不值钱的是吧?说给谁就给谁?你们倒来做朕的主!真是反了!你们眼里还有朕吗?还有祖宗规矩吗?”
忠义侯向来觉得自己这个儿子面团儿一样的性子,揉圆捏扁,尽随君意,谁知这老实人发起狠来更是了不得,乍一出招儿就是狠招儿。
明湛一怒,还是比较能震住人的!此时忠义侯顾不得责骂儿子,急忙叩头认错,“犬子一时鬼迷心窍,说了胡话,求陛下不要与他一般计较。”狠狠的抽了凤明立后脑一记,斥责道,“赶紧跟陛下认错,你这是发什么迷障呢。”妈的,难道爵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吗?关系到一大家子的荣辱哪。
凤明立着实有几分倔强, 挨了一巴掌也不改初衷,执意道,“陛下,实不相瞒,臣虽为家中嫡长,不过,并不得祖母欢心。因臣被立长子之事,祖母几番不悦。若因臣之事惹得老人家动怒,就是臣的不孝了,求陛下另选贤良,臣实在担不得长子之位。”
明湛看一眼忠义侯,忠义侯的脸色别提多尴尬了。凤明立继续道,“家母已经是快五旬的人了,亦因此多受祖母责备。父亲孝敬祖母,只得委屈母亲。可母亲亦是我的母亲,我不忍看母亲受苦,情愿让出长子之位。哪怕日后粗茶淡饭,到底难得和乐。”
“再者,家父母虽结缡多年,却感情淡泊,早已不复夫妻情份,求陛下允许家父母和离吧。如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凤明立的话完全让忠义侯失了反应的能力,这,这,亲儿子要他们夫妻和离?这是什么世道啊!
明湛倒是挺赞赏凤明立的胆识,不过,此时断不能这样简单的下了结论。
其实明湛都认为凤明立可完全不似面儿上这样老实,凤明立虽不足为虑。不过,明湛对于凤明立的印象本就不错。宗室人多了去,凤明立切入点儿就很好。有才学,毛遂自荐的去了万卷宫,钟敬书还挺赞赏凤明立修书的精神。
再者,单以凤明立的出身,他的亲妈卫氏、亲外公老永宁侯,这都不是好惹的。哪怕凤明立真的想让爵位,卫氏能不能同意?永宁侯府能不能同意?
本身,此事就不是凤明立能做主的。偏偏凤明立就这么直接上书了,这里面的意思可就多了。
明湛板起脸来斥道,“这是什么混帐话,你身为人子,竟要父母和离。亏得你还姓凤呢,这要传出去,凤家人的脸就给你丢尽了!”其实在明湛看来,卫太后也该与凤景南和离,不过,他可没凤明立的胆量,敢说出这样的话。不然,不必凤景南,卫太后都得先打死他。当然不是说卫太后就喜欢凤景南,实在是帝位得来不易,没这么折腾的啊。
回味了一时凤明立的话,明湛转头又骂忠义侯,“你是怎么回事?堂堂侯爷,竟连家事都弄得乱七八糟!爵位传承之大事,究竟你做主,还是你家老太太做主!朕看你们都是给荣华富贵烧的不知道姓谁名谁了!若是嫌爵位烫手,提前跟朕说一声,朕成全你们!”
“好了,退下吧,朕实在没见过你父子这等奇葩!”
忠义侯亦实没料到凤明立有胆色至此。
父子两个出了宣德殿,忠义侯低声斥道,“你这是要做什么?要告我与你祖母的御状?”兀自点了点头,忠义侯冷笑,“你如今有个好外家,当真是出息了?以往我竟不知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凤明立道,“若是父亲与母亲和离,我不再是嫡子,自然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外家再好,我也不姓卫。舅舅年纪比我都小,且与母亲并非一母所出。”
忠义侯顿时哑了口,他不是傻子,如果真闹到和离,永宁侯府再怎么霸道,凤明立也不可能再袭爵的。想到和离之事,忠义侯手心儿开始发痒,恨不能再赏凤明立两记耳光,让他脑袋放清楚些。
凤明立以一种悲凉的眼光望着忠义侯道,“自我记事起,从未见过父亲进母亲的屋子,一次也没有。我是真心希望你们和离,母亲年纪尚轻,有嫁妆傍身。我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怎么都能养活家口。父亲,我说的话俱是真心所言。如同父亲事事维护祖母,我也不想看到母亲受委屈。”
忠义侯心烦道,“我与你母亲的事,没有你置喙的地界儿。至于你祖母,老人家这把年纪,哄哄她就好,就当是做儿孙的孝心本份了。你偏要闹到御前,说这些着三不着两的话,你丢不丢人。”忠义侯虽然不大喜欢凤明立,不过,他真没有换人袭爵的意思。
喜欢与现实是两码事,忠义侯这点儿还是能分的清的。永宁侯府其势如此,何况老永宁侯还在呢。虽然如凤明立所说,永宁侯卫颖嘉与卫氏同父异母,可老永宁侯是亲外公哪。
这样的大事,永宁侯府怎会置身事外?
姻亲是用来交往的,可不是用来结仇的。
凤明立如此神来之笔,忠义侯头疼至极,一面走,一面对凤明立低声交待道,“如今老三的差使已是辞了,你想去修书尽可去修。赶明儿就带你母亲回府吧,一点子事儿,闹的天大。”
“父亲不想多看看吗?”凤明立道。
忠义侯一时没明白凤明立的意思,“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丢人还没丢够。”
凤明立嘴角还有块儿浅浅的乌青,不过,并无损于他的风度,“父亲一直以为我与母亲是因为外家势大,故此半分委屈都受不得。父亲看一看,就会明白,其实弟弟们也都长大了。”
忠义侯还在为家事烦恼。
同样身为父亲的镇南王凤景南因明湛的一封信,气的直跳脚,大骂明湛数日不休,倒把凤景乾笑得半死。
明湛的脑袋不知道怎么想,反正他就忠义侯父子之事,非常有感触,遂休书一封予凤景南,以谈心中感想。
初始,凤景南收到明湛的信,还挺高兴。在凤景南看来,这些年,明湛渐渐明理懂事,每次读明湛的信,凤景南都心情不过。
不过,此封信,凤景南一瞧脸就绿了。
信如下:
亲爱的父王:(关于明湛总是用这样肉麻的开头儿,凤景南已经开始习惯,并且慢慢的开始觉得受用了。)
突如其来的给您写信,其实您不要太吃惊。实在是因为我是遇到了一件极不可思议之事,再由此事伤怀己身,感叹不已。且因此事,我发现原来父王您真不算世上最差的老爹。今日,我认识了一个奇葩,他做爹做的简直是比你还不如。
(只看这三行字,凤景南已气的吹胡子瞪眼,这混账又开始乱放臭*了!这叫什么狗*话!他很差吗?明明是那小混账自己奇怪。像这样的信,拿出去就够给那混帐安个不孝的罪名儿了!当然了,以明湛现在的身份,凤景南也没那个本事去给明湛定罪了。不过,凤景南很不爽就是了。接下来的内容,让凤景南愈发不爽。)
明湛先是将忠义侯家的事儿简单的说了一说,继续写道:
忠义侯家的事跟咱家的事儿真像哪,不过,在最初阶段儿,我觉得您比忠义侯还不地道呢。想当年,我初初二五妙龄,您竟然狠心的将我送到帝都为质,何其狠心哦。但是,我认为皇祖母倒是比忠义侯的妈要仁义的多。虽然皇祖母也偏心,不过也从没要求我把好东西让给明礼他们。当然,如果皇祖母真有此要求,我也不会照作的。(天生反骨的小子。)
我这样说,父王您肯定不高兴了。可是,这有什么法子呢。以往我在书上看
上一章: 第一零五章 (19) | 下一章: 第一零五章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