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一章: 第四十二章 |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求养肥不弃 |
等钱老大他们回过味儿来, 唐晓乐已经带着人上了去京城的船只上, 和她一同去的除了钱老三、钱书应, 还有玉竹、小周、春宝三人。
钱老大等人的心里已经不知道要作何感想,只钱老大、钱老二两个当儿子的在心中默念,他娘开心就好。分财哪里能叫分家,再说了, 他娘不回来,他们还不能上京城找去吗!
唐晓乐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京城, 此时正好是六月初, 天气还炎热着。苏云舟估摸着时间在码头等了两天总算把人给接到了, 租的两辆马车, 正好一辆放行李小周跟在后面驾车,一辆就唐晓乐、玉竹、钱书应乘坐,外面苏云舟驾车,钱老三坐在旁边。两辆马车行了好几个弯总算到了目的地。
早在决定去京城的时候, 唐晓乐就写信给远在京城的苏云舟, 让他帮忙在京城买个小宅子,毕竟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房子永远是不会跌价的。更何况皇城脚下, 只会更贵, 小小的宅子一出手就是大几千两银子。当然,想在京城买宅子也是不容易的,苏云舟一收到信儿,就和谢三提起了, 所以说这宅子事实上还是谢三帮忙看的呢。
宅子虽然偏僻幽静,治安倒是不错,左右邻里看着都是有些家底的。几人很快将行李搬了进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还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眼看过去可舒适了。
不一会儿,跑出来两个强壮有力的婆子,铿锵有力地自我介绍,吓了几人一跳。
“老夫人,奴家姓马。”
“奴家姓王,老夫人您有事儿尽管差遣!”
苏云舟笑起来说:“老夫人,这是我托谢三公子买来伺候您的。马婆子一手好厨艺,王婆子手脚更是利落。她们在京城都好几十年了,熟悉着呢,往后您要有什么地方想去,只管喊她们。”就是有个什么事情也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当然他可不想乌鸦嘴。
“还是你想得周到。”唐晓乐点头,这会儿倒是重新打量起苏云舟来,十七岁的小伙子抽高了不少,精神气十足,和她堂弟越发像了,可见在京城里过得不错。
“那是,老夫人,今儿您什么也不要想,好好休息休息,我已经让马婆子煮了清淡的粥点,先吃点,晚点饿了再让马婆子做。”
“诶!老夫人,我这就先准备去了。”马婆子说完风风火火跑了。
舟车劳顿的几人都挺累的,这一夜就先由马婆子和王婆子轮流守夜。
一夜无梦,第二天唐晓乐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已经好久没有这般睡了,毕竟年纪大了,睡眠少。
收拾了行李,熟悉了宅子的各个角落,到了下午,唐晓乐就让王婆子陪着在宅子附近走了一圈,王婆子也借此介绍了一番周边邻居。
第三日一早,由王婆子带着初来咋到的六人上街,由头是买些惯用的日常用品,毕竟他们带来的行李是能少则少。
京城可比明城繁华多了,把钱老三和钱书应这对叔侄俩给*的。玉竹跟在唐晓乐旁边倒有些怯怯。小周和春宝就是负责拎东西的。
如此逛着京城的街道,往百货店里钻,往热闹里站,唐晓乐不禁想起在现代时的生活,她发现想要让自己年轻态,就是不能太宅。
一趟出去又花了不少银两,即使有明城的家底在,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不管到了哪里,银子都是不能缺的。京城开销那么大,还是得想办法多挣点。
晚饭后,唐晓乐刚盘点完带过来的身家,大孙子钱书应就跑来了,拉着她的手直撒娇。唐晓乐被晃得眼睛疼,制止道:“有什么事儿就和**说,哪里学来的拐弯抹角。”
钱书应嘿嘿两声,“**,明天带我去薛靖文家里好不好,我都跟他说了,他知道我们来京城了。”
“你呀,有心思想这个还不如多读点书,我好托你谢三叔给你报考。”唐晓乐无奈道,三年一度的科考迫在眉睫,小哭包还不知道着急。
钱书应撅着小嘴儿,“薛靖文读书好,肯定会教我的。好嘛,**?”
这么说也没错,有大学霸在,临时抱抱佛脚错不了,只是……唐晓乐看着大孙子期待的星星眼,在朝思暮想的小偶像面前能专心读书吗?
唐晓乐心里摇着头,“过几日再说。”
不再看孙子失望的小眼神,就把他打发走了。
这几日苏云舟都没有出现,也不知道在忙活着些什么,乍一出现,还带了个客人回来,唐晓乐定睛一看,不是谢三是谁啊,了不得的是几年不见,谢三不见得多成熟,却是越发帅气了。
谢三笑开眼打招呼道:“钱老夫人,好久不见,这一见差点儿认不出来,您越活越年轻啦。”
“谢你吉言。”唐晓乐笑着说道:“你不来,我也打算找你呢,哪知道云舟这几日竟瞎跑得没影儿,连个传话的都没有。”心想谢三过来的时间选的不错,不至于看到家里手忙脚乱的。
苏云舟闻言刚想解释,谢三就道:“老夫人,可不好冤枉云舟,他这几日在帮我接一批货才抽不出空来,往后您要有事,只管叫个下人去谢府留个话。”
“就是,老夫人,我可能干着呢。”苏云舟得意搭腔。
“行行行,你能干。”唐晓乐瞥了他一眼才往旁边吩咐道:“玉竹,你去厨房叫马婆子中午做几道好菜,我要款待贵客。”
“老夫人,您客气了。”
“哪里是客气,还没谢谢你上回帮了我们钱家一个大忙呢。”
“哪里是我帮的忙啊,是薛太傅出的手……”谢三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哪件事,见她疑惑,又道:“薛老爷子的弟弟薛太傅,也是薛靖文的叔爷爷,再说了,这事儿薛太傅可乐意着呢。”
唐晓乐认真道:“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你帮了忙。”即使谢三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也是牵线之人。而她并没有过多的好奇之心问他话里的意思。更何况她原先就从薛老夫人那里知道了,现在不过是想搭他的话头而已。
“那能否托你带份谢礼给薛太傅?”小人物想答谢都没有门路,人家也不会稀罕他们的谢礼,只是她既然来了京城,就不能免这人情,而他们钱家也只出得起心意了。
“这个好说。”
见他答应,唐晓乐唤来玉竹去她屋里把她包装好的两坛桃花醉和两坛葡萄酒拿了出来,其中一份是要送给谢三的。
谢三眼都亮了。
如此在后来的饭桌上,谈起要在京城开家童装店也格外顺利。本来唐晓乐想扩大明城的作坊,被谢三否了,毕竟从明城到京城要花上一个半月的时间,等货到了黄花菜都凉了。因此两人商量着在京城郊外买个地皮起个新作坊,照钱家作坊的模式管理,当然这人才要谢三去琢磨了。唐晓乐还是很信任他的眼光的,最主要的是唐晓乐嫌麻烦,她就想做个只要出出主意出出款式的人,管理什么的太累人了,不符合她来京城的目的。
这也算是在京城有个好的开始,横竖有人帮忙*心,她少赚点无碍。
接着唐晓乐又和苏云舟打起商量,希望他在一年中能抽个两趟回明城的时间出来,帮她巡视钱家的产业,并且审核那些账目。并不是唐晓乐不信任儿女,而是得给他们心里有个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可做错一步,她即使放手了也还看着呢。
苏云舟自然义不容辞,钱老夫人的这份尊重对他而言很是可贵,毕竟严格说起来他只是她钱家的一个下人。
最后,唐晓乐也不忘让谢三帮忙带钱书应去一趟薛家。这也是她那天晚上没有答应大孙子的原因。
马婆子手艺好,这顿饭谢三吃得意犹未尽,临走时,约着得空带唐晓乐去瞧瞧他们合作的花茶和面膜的铺子。
……
很快,谢三就找了个时间把钱书应带去了薛家,人带到就撒手不管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薛靖文倒不意外钱书应的出现,但是他娘卫氏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
宝贝儿子居然有小伙伴!
这也是薛堂正回府后看到的一副景象:一个陌生男孩围着自家小儿子转,爱妻围着两个孩子转。
薛堂正自然也很意外,已经被他认为是孤僻性子的小儿子有朋友这件事情。很快从钱书应小嘴里了解透透的卫氏就将事情经过说与他听了,也因此钱书应就这样走了后门被薛堂正安排进了应林书院读书。
又可以和薛靖文读同个书院的钱书应当然开心不已,整天乐呵呵的,这大腿抱的,唐晓乐都没眼看了。只好拎着谢礼去了一趟薛府,一度招架不住卫氏的热情。
卫氏可欢迎钱书应这个小可爱了,对比后,她才真的相信自己的宝贝儿子有多么与众不同,母爱泛滥的她让薛堂正也颇为无奈。
钱书应也很喜欢薛伯母,和蔼可亲,会给他做很多好吃的点心,还经常邀请他去薛家玩儿,薛靖文真是太幸福了。
每逢去了薛家的钱书应都过得相当滋润,乐不思蜀,直到唐晓乐问起他科考准备得如何,才如同一盆冷水泼到了身上,他笑脸都僵了,嘴角垮了下来,可劲儿的委屈,“**……”
唐晓乐点了点他的额头道:“你啊,为了感谢人家给你进那么好的书院,也要好好读书报答人家才是啊。”
“**,我知道错了……”
此时离科考还剩二十天。
如此不靠谱,还真是乐天派呢,唐晓乐哭笑不得。
(薛靖文:别问他为何不阻止,因为他就没指望应傻子能考中。)
八月,大宗国三年一次的科考正式拉开帷幕,三场下来,紧接着发放了榜单,薛靖文毫无疑问的榜首,是个正经举人了,而京城的人才如此之多,钱书应就不用说了——落榜。
垮着小脸儿的钱书应被小宅子里的人一顿安慰。
可是他还是不开心啊,好怕被嫌弃……
唐晓乐要是知晓他的心声,也只能骂一句,这个破小孩儿!
上一章: 第四十二章 |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求养肥不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