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进击的陈家村
上一章:第90章 粮种 | 下一章:第92章 准备考试 |
堆肥的法子一旦有人提了出来,学起来其实并不难,春天更好是最需要肥料的时候,这时候天气已经暖和了一些,相比起冬天来堆肥的时间也能缩短。
后头的事情赵九福没有再管,老赵头和老村长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对于儿子的大方,老赵头又是骄傲又是有些担心,这孩子从小就读书,从来也没经历过太难的日子,怕以后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老赵头有心教一教儿子,却发现赵九福自己已经慢慢在改变了,待人接物的时候多了几分分寸,亲疏也比以前在意了一些。
对此老赵头乐见其成,私底下还跟老陈氏说道:“咱家儿子好是好,但就是心太软了,家里头谁他都惦记着,这样的性格以后怕是要吃亏,现在想通了反倒是更好。”
赵九福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堆肥的成功大大的增长了他的信心,有事情没事情都会翻一翻齐民要术,指望能找出更好的法子来。
只可惜有用的少之又少,许多他记忆之中十分牛的技术,现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拿不出来,于是赵九福也只能翻翻书感慨一下罢了。
堆肥十分成功,不只是陈家村人乐意用这个好办法,就是周围的村子都来套近乎,从老村长这边打听怎么弄这种肥料,老村长倒是也不敝帚自珍,乐意说给他们。
只是法子能拿走,也得给赵家一点东西意思意思,甭管是什么东西,但总得有个态度在,对于这一点老村长十分坚持,其他人也觉得理所当然。
相比起堆肥来,粮种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赵九福自己压根不是种地的料,地里头光靠着老赵头和赵家兄弟照顾,虽然他们兢兢业业的种地,但最后出来的效果一般般。
赵九福随意出主意弄的杂交几乎都失败了,偶尔有几株大约是成功的,还得明年再看看成效,这个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没有个十年八年别指望出效果。
赵九福对此早有预料,倒也不是那么的失望,毕竟上辈子人家专家学者花了无数的时间,才研究出性能卓越的品种来,他随便捣鼓几下就能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天才而是世界的中心了。只是看着稻田,他心中还是有些失望。
因为想要看水稻本身的产粮,赵九福这几块新地还没下金坷垃,种地的地方又是刚开荒的,最后的产粮有些寒碜。
唯一的好处大约是,这些粮种里头确实是有粮种与众不同的,一种是产粮最低的,稻米乍看是白色,但煮出来之后带着隐隐约约的绿色,与只听过传说的碧粳米有些相似。
赵九福吃了老陈氏捣鼓出来的新米,觉得这种碧粳米味道确实是不错,他平时只能吃两碗饭,但就这这种米饭就能吃三碗,但再好吃产粮也太低了,照顾的也得十分仔细,赵九福索性就把粮种都吃了,他们陈家村没必要种植这种昂贵而娇弱的品种。
另一种稻子倒是有点意思,这种稻子的口感一般,产粮也一般,但出色之处在于不挑地方生长,当时这种粮种也是最多的,老赵头嫌弃开荒太麻烦只种了一亩地,其余的种子洒在了山脚下,打算除了苗子用来喂家里头的老牛也好的,这稻秧苗养畜生。
谁知道撒下去之后,这些种子倒是生长的生机勃勃,赵九福见了有些心动,就没让他爹都霍霍了,反倒是留下大部分过了夏。
到了秋天,山脚下那一片也变得金灿灿的,那些没有人照顾的稻苗居然生长的不过,虽然产量低,但其中有无人照料的缘故在。
不说别的,光是这随地就能生长,生命力堪比野草的性能就足够赵九福主意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陈家村附近可就有不少的荒地,若是能开一开撒上种子,就算一亩地只产出一两百斤,那也是凭空多出来的收入啊。
赵九福能看到这一点,经年种地的老人们自然也知道,老村长果然又来了一趟赵家,这一次老赵头没有直接松口,只是说粮种太少,这要分出去也不知道给谁好,不如打听打听粮种是从哪里来的,找好路子过去买岂不是更好。
老村长一想也是,这粮种是赵九福找回来的,来路清白干净,自然很快就找到了来路,那地方距离新亭府可不近,看起来就是个穷山僻壤的地方。
老村长是个有决断的人,很快就从村子里头组织成一个队伍来,出发去那边买粮种。这些人里头还有赵九福的两个哥哥赵老大和赵老二在内。
村里头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老村长这一次却独断专行,他心中明白稻种的优良带来的好处,如果按照一年来算,他们走这么老远的一趟说不定还亏了钱。
但村子里的人又不是只活这么一年,他们子子孙孙都能把这稻种种下去,这种子不挑地方,旱地也可以种植,一年年的下来肯定是能赚回来的。
再者,赵九福那边早早的找过孙光宗帮忙,孙家的车队答应了带着他们一块儿出发,路过那地方等他们买够了种子,再把他们带回来。
孙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的安全还是能保障的,也就是路上吃喝花费,但万事就是如此,想要一点不出钱就拿到东西的好事儿哪儿能有。
倒是有人提出过让赵九福去找孙家疏通,让他们带一些粮种回来就是。
没等赵九福反驳,老村长就直接驳回去了,这次他们可不是要买一袋两袋的粮食,而是足够全村人明年用的粮种,赵九福难道还能让孙家做生意的时候只带着粮食回来不成?
别说孙家平时并不做粮食的生意,就算他们做,这价格肯定也高出许多。再者,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脸,让赵九福去欠别人人情。
虽然还有人叽叽歪歪,但最后陈家村组成的队伍还是出发了,经此一事,赵九福倒是真的开始反省自己,他不是小孩子了,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应该要懂。
陈家村的队伍是秋天离开的,按照时间他们能在两个月后回来,也不会耽误各家各户过年。在这一年的秋天,县学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
这一次来县学入学的新生生员只有三人,听说今年戴河镇的学子们考试失利,通过生员考试的并不多,这三人之中有一个人还是赵九福曾经的同窗,一样在胡秀才手底下读过书。
按理来说被同一个先生教导过,他们应该比常人亲密一些才是,事实上因为胡秀才的偏爱,他手底下其余的学生对赵九福并不感冒,即使现在都进了县学都疏远的很。
赵九福一开始还有心交好,见他并不放在心上也就不再上心,他向来不是暗中烂好心,能把自己热脸贴着冷屁股的人。
又一年下来,赵九福已经把顾行之书房里头的书看了七七八八,他的记忆力极好,虽说不是过目不忘,但背诵和看书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上许多。
赵九福不但看了,觉得好的书都抄写了一本,这么一来他原本的小书架子就不够用了,也幸好如今老赵家房间够多,找一个干燥的小房间单独拉一个书架就是。
老赵头对于儿子老是往家里头搬书的举动十分支持,不但老是偷偷给他银钱买书买笔墨纸砚,还亲自动手给他打了一个楠木的书架子。
这书架子不但够大够结实,上头还雕刻着云纹,摸起来光滑润泽,看起来浑然一体,似乎连契结的地方也看不到,赵九福一看就喜欢上了,心底佩服自家老爹的手艺。
书搬回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放着,赵九福自己看,也让家里头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来看,只是叮嘱他们不能把书弄脏弄坏了,每一次没看完一本不能拿下一本。
因为家里头出了一个读书人,赵九福又特别喜欢抓着侄子侄女教导,更或者是皇帝的一句夸赞带来的效果,赵家人上上下下不说有没有天分吧,至少是喜欢书的。
喜欢书,他们就不会故意弄破弄乱书,但喜欢却不代表能看得进去,就像是赵老大的大儿子赵顺德,他当年跟赵九福读书的时候就坐不住,现在年纪大了,好不容易家里头已经给收好了亲事,哪里能安安心心的看一本书。
相比起来他弟弟赵顺义是真的喜欢看书,虽然他脑子不如亲哥哥聪明,但胜在有恒心,除了赵老二的两个女儿,反倒是他看书最多一些,比下头赵老大赵老三咬牙送去读书的赵顺荣和赵顺昌还好一些,这两个读书其实没啥天分,即使家里头老人硬逼着而已。
正因为如此,老赵头和几个儿子也没指望家里头能再出一个读书人,只想着让他们多读几天书,以后前程也好一些。
赵九福如今读书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抓着侄子侄女读书,愿意来的,他就多教导一些,不愿意来的,也就轻轻放过,于是乎这个书房里头来的最多的人,除了赵顺义就是温柔了。
上一章:第90章 粮种 | 下一章:第92章 准备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