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知道汉唐使臣吗

上一章:第170章 科学阁和双诰命制 下一章:第172章 三人使团覆灭云南

别说梁王,文官花云和文官康茂才也一头雾水。

花云擦了擦胡子上的酒渍,叹气道:“王公啊,我们就在这吃喝玩乐?皇帝陛下知道了,恐怕会暴跳如雷。”

康茂才也十分心虚:“我们出门的时候,皇上就叮嘱我们早起回去,朝里忙得很。”

王袆醉醺醺道:“急什么?难得出来一趟,好好享受。标儿说得果然没错,都说云贵是蛮荒之地,瘴气弥漫,常人难以久住。南京这时已经是炎炎夏日,这里还如春季已经舒适。哪儿像个蛮荒?”

康茂才也点头:“标儿说昆明四季如春,又称春城,果真如此。”

花云愁眉苦脸:“昆明好是好,但那和我们一直待在这里无所事事有什么关系?”

王袆笑道:“这里这么好,所以多享受啊。”

花云一张粗黑壮汉脸拧成了幽怨小媳妇的表情:“王公,你别逗我了。你才不是喜欢享受的人。”

王袆吃了一口新鲜花果,轻笑道:“那你可说错了。没有人不喜欢享受,只是被道德约束,不接受内心不认可的享受罢了。哎!这里的水果可比南京的好吃多了!”

花云郁闷地啃了一口果子,愁眉不展:“确实好吃。但没事做,我心慌。王公你能不能下个命令,给我点事做?哪怕让我去刺杀梁王,送死都行!”

康茂才差点被花果呛住:“咳咳咳,倒也不必如此。”

王袆笑道:“说不定我真的会命令你们去刺杀梁王。”

康茂才犹豫了一下,然后正色道:“王公,我相信你,你认为有必要,我就去做。”

花云愁眉展开了:“真的吗?什么时候!”

搓手手,跃跃欲试。

康茂才看着花云这积极的模样,不由反省,自己居然犹豫了一会儿才决定,比花云境界差远了。

王袆被花云的积极逗乐了,道:“放心放心,很快。对了,你们最近还在认真读书吗?”

康茂才点头:“当然。”

花云眼神漂移:“当然……”

王袆忍不住抄起吃剩的果核,砸了花云一下。

花云接住果核,丢一边后尴尬地笑道:“读,今晚就读。”

王袆白了花云一眼,道:“汉唐帝王心胸开阔,广纳海川,派出使节最多。你们此次出使,读过汉唐使节们的故事吗?”

花云立刻拍着胸脯道:“这个我读过!”

王袆笑道:“你们听过傅介子的故事吗?”

花云眼睛一亮:“当然,我读过很多次!”

康茂才也道:“不止傅介子,汉武帝时期的使臣故事我全部读过!”

王袆道:“你说我们效仿汉朝使臣如何?”

汉朝使臣如何?

汉朝使臣用一个贬义词来说,就叫搅屎棍。

汉武时期,汉朝实力已经非常强盛。按理说,汉朝使臣出使匈奴之外的地方,使臣应该不会遇到生命危险。

但根据史料记载,汉武之后,经常有小国猖狂,杀害使臣。

然后,汉朝皇帝就非常伤心愤怒,说小国先动的手,朕只能违背汉朝对许多小国只和解不吞并的承诺,命令出兵。

那么这些使臣干了些什么呢?敲碎别人的国宝,斥责别人的国君,私通别人的太后(?),斩杀别人的贵族……总之,怎么刺激怎么作死就怎么来。

更刺激的是,这些使臣中看留下来的著作和修习的经书,大部分人都是纯正的儒士。

天知道他们从儒家经典里学了些什么玩意儿,大概是修公羊的,不仅十世之仇可报,没仇也要制造点仇报吧。

当然,汉朝使臣也不是纯粹作死。他们也可能直接杀了对方的国君和权臣,别人抗议就说“汉军正等着,瞅什么瞅!”。

比如傅介子斩楼兰王,文忠斩罽宾王,段会宗杀乌孙太子……

汉朝的使臣这么刺激,唐朝的使臣虽然和善一点,但也不是很和善,比如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

而王玄策在后世人眼中很厉害,在唐太宗时期也就是一个很一般的功劳,连个列传都捞不着。可见唐太宗时期猛将如云的盛景。

只是自宋太祖驾崩后,读书人们就只能从史册中哀叹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吉光片羽,怀念当时使臣背靠一个国家,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当赌注的疯狂。

王袆很向往汉唐的使臣。

他曾经写过一篇《麒麟阁苏武颂》,称赞苏武“表里纯忠”。但他以前不敢宣之于口的是,他敬佩苏武的忠诚,更羡慕有一个强大的汉王朝,能为苏武“报仇雪恨”。

若没有后来汉武帝出征匈奴、征服西域,“苏武牧羊”的典故就多了一丝郁结难解的痛苦色彩。

王袆是个狂士,他喜欢的故事,前面剧情再压抑,后来都是要扬眉吐气的。

王袆的准备已经做得差不多,今日才在只有他们三人的小船上,将自己心声一一道来。

康茂才虽然听得心情澎湃,但也有些疑惑:“大明和大汉不同,就算我们不死在这里,皇帝陛下肯定也要出征云南。”

花云白了康茂才一眼,他那一双白眼球在黑脸上特别显眼,嘲讽力十足:“蠢!王公这番话主要是说汉唐使臣背靠强大的国家,能一人灭一国。王公让我们学的是汉唐使臣悍不畏死的豪气、胆略。你这个叫……嗯,标儿讲课里说过,叫形而上学!”

康茂才:“……”他居然被花云嘲讽了?回去就提灯苦读!

王袆失笑:“的确。我虽已经做了准备,但此计谋要算计人心,而人心难算啊。不过以两位将军的身手,带着骑兵杀出重围很容易。遁入山林后,即使是云南本地人,也难以找到诸位。所以两位将军不必太过担心。”

花云立刻道:“我和老康倒是容易冲出去,但你也得出去啊。”

王袆道:“我能逃,当然也会跟着逃。要是逃不了,在云南为大明殉节也不错。这计谋毕竟是我出的,我应当为它付出代价。”

康茂才立刻道:“王公,别这么说。我们都要一起回去。”

花云连连点头:“对啊,我和老康冒充文臣出使,不就是为了保护王公你?”

王袆哈哈大笑:“二位将军已经当了很久文臣,本就是文臣,何谓冒充?”

康茂才失笑:“这倒也是。”

花云捂着耳朵,瞬间蔫了:“不,我不是。”

康茂才忍不住和王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另一艘以护卫之名偷偷跟着三人的船只上,正在打瞌睡的梁王侍从们被三人的大笑吓了个激灵。

他们冲出船舱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回船上睡觉。

半年前,他们还会想方设法打探王袆的一举一动。半年过去,监视的人已经很懈怠。

王袆等三人下船后,继续这半年的“工作”。

他们寻访云南官员,将新得到的报纸分享给他们,告知他们大明的强盛。

云南地处偏僻之地,对外界并不了解。虽然大明说元朝已经覆灭,他们中很多人仍旧不相信。

王袆带来了一马车的旧报纸,让这些人长长见识。

最初大部分人都认为王袆带来的报纸上面的消息是假的。王袆只笑着让他们自己去查。

半年时间,足以让他们去旁边已经被大明占领的地方偷偷打探,倾向大明的人越来越多。

蜀道难,无论是从长江三峡的水路走,还是翻阅巴山秦岭,道路都十分险峻。

但经过一代又一代巴蜀百姓的开拓,蜀中商队早已经能够往来全国各地。特别是走川东长江水路,与长江中下流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比较便利。蓝玉一两月就能和南京交流一次,购买这期间的旧报纸。

这些报纸在王袆派人去报平安的时候,他就会捎带给王袆一份。王袆拿着最新的报纸去游说云南的那群坐井观天的乡巴佬。

所以王袆也不是一直在游玩,还是有一边游玩一边做正事。梁王这才没有对王袆太过警惕。

在信息闭塞的梁王看来,三个文臣没什么好忌惮,即便有个文人长得粗犷一点,这个乱世中长相粗犷的文人又不少。从言谈举止来看,那位姓花的副使臣确实是文官。

如果王袆真的只顾着游玩,什么都不做,梁王就会怀疑王袆有什么阴谋了。

云川边境,在一千人骑兵营的背后山林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有了新的兵营,沿着狭长的山道,绵延几十里。

蜀中山林挺凉爽,陈英坐在一棵树下,正翻看从南京新带回来的报纸。

“文英,王公要行动了。”蓝玉一边用大大的叶子当扇子呼哧呼哧扇风,一边笑着走过来,“真是让我们好等。”

陈英放下报纸,道:“这半年我们一直在悄悄调动物资,可不算等。希望子充先生不要冒险。”

蓝玉道:“有康将军和花将军护着,王公怎么会有事?”

陈英摇头:“子充先生的性格你不清楚。他有时候性格很激烈,而且很会讲道理。康将军和花将军恐怕会被子充先生说服。”

蓝玉想起自己的老师,眉头跳了跳:“说得也是。我们得赶紧出发。”

陈英点头。

王袆一月一次的报平安,也是传递信息。

梁王虽然知道信使肯定会传递信息,但他不敢阻拦,且对云南险峻过分自信。

梁王现在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知道元朝究竟灭没灭。身在云南,他不像其他元朝宗室一样,打了败仗可以回草原。除非他身上有一对翅膀,否则他不太可能跨越大半个华夏腹地逃回草原,只能殉国。他不想殉国。

但就这么投降了,梁王又很不甘心。

假如大明是骗他了的呢?

梁王一直在向北方骗派出使臣,试图打听元朝的情况。

凑巧,草原上的残元也派了使臣来安抚梁王,让梁王扛着大明的进攻,争取帮助元朝“光复中原”。

虽然残元回到了草原,被迫恢复成草原奴隶主。但已经见识到了中原大地的繁华,习惯了文明人的生活,谁又愿意继续住在帐篷里?

就算草原奴隶主每天有吃不完的肉,但元朝皇帝和太子更喜欢吃御厨用牛羊肉调味做出来的素羹。

云南作为大元留在南方最后一块地,他们对其抱有很大期望。

于是,一位和朱元璋正让人著书立传的丞相脱脱同名的蒙古使臣脱脱,带着十几人护卫,灰头土脸来到了云南。

其实脱脱带人南下的时候,护卫有千人之多。

只是他人带太多了,太过显眼,一路被明军追着揍,虽然运气好来到了云南,但只剩下十几人了。

没拦住他们的蓝玉为此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去深山中亲自当先锋剿灭了好几个匪寨,把匪徒们全部挂在了树上,看着被匪徒们残害的百姓邻里和亲朋,拿着钝口的柴刀、斧头,把这群匪徒一个个削成了人棍。

陈英知道蓝玉的习惯后,扶着额头叹息了许久。

蓝玉真的和常遇春只是姐夫和小舅子,不是有血缘的亲兄弟吗?这脾气,简直……唉。

这两个残暴的家伙,居然成为百姓口中最具传奇性的“大善人元帅”。叶大先生真的很可怕。

蓝玉很担心逃掉的元朝使臣会给王袆等大明的使臣带来麻烦。王袆的回信让他安心,并告诉他,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现在这个时机已经来了。

虽然偷偷驻扎在这里的明军只有三万余人。并有一万人分散成几百人的小队,随着王袆派来的人不断带来的地图,偷偷潜入了云南各处险地,等待大明军队到来。

王袆是个很谨慎的人,他既然向朱元璋承诺,朱元璋就相信他,给予他让川蜀军队全面配合的军师的权力。

同时,陈英率领直属自己的五千新式火铳队悄然来到了这里。

在大部分大明将领眼中仍旧是小将的陈英和蓝玉,分别成为进攻云南先锋军的主将和副将。

除了这两人,花文逊也率领三千人前来支援,被朱元璋命为先锋军偏将。

明军拔营的时候,花文逊正把自己挂在树上睡大觉。

蓝玉一脚踹到树上,大喊道:“猴子,下来,准备去接你干爹了!”

花文逊骂道:“你是想摔死我吗!”

他一边骂一边手脚利落下树。

蓝玉嘲笑道:“喜欢在树上睡觉的人,总有一天会自己摔死,还需要我来?”

陈英打圆场:“好了好了,干正事了,别斗嘴。”

陈英很头疼。他离开了朱文正和李文忠,怎么还是要时不时劝架?

明军准备拔营离开时,从云南那边的高山上,一群干瘦百姓身上带着溜索,从陡峭的山崖上滑下。

为首的人一口奇奇怪怪的官话:“花将军,你们终于要来云南了?”

蓝玉一面对百姓,仿佛印在脸上的自带嘲讽的高傲笑容,立刻变成了儒雅明朗,看得花文逊一阵反胃:“是。你们躲好,我很快就能来帮你们分田。”

从高山溜索下来,不知道是云南哪个民族的百姓手舞足蹈。然后他们只回去了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自愿替明军引路。

蓝玉派出的一万人,身上不仅带着王袆差人带来的地图,还有云南本地人引路。

他们有些人甚至扮成了山民的模样,先去村落山寨里,然后等候命令。

蓝玉很信任那群自愿引路的人。

他在川蜀经营的时候,已经逐步接管了川蜀边境的“行政权”。

云南是土司自治,除了收税和征丁,不会对基层有过多管理;土司治下大部分是奴隶制,他们也不会太关心这些贱民,只需要他们供奉粮食和人口。

元朝将云南纳入直属版图后,其他地方的人难免涌入云南,对土司奴隶制造成了极大冲击。一些土司也接受了汉人更为先进的“封建管理”理念,从奴隶主转化成了封建主。

在于外面人频繁交易和交流后,山民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想过得更好”的想法。

临近的川蜀百姓日子越过越好,都很少饿死人了。云川边境的百姓们难免心生羡慕,想往川蜀逃。

川蜀百废待兴,蓝玉来者不拒,只要好好遵守律令,勤恳劳动,赚取“流民积分”,都有田地可分,还能接受最基础的识字识数教育。

这群云南逃来的流民吃饱肚子之后,就会开始想家,希望家乡也变得如隔壁川蜀一样好。

他们带着川蜀的消息回家后,就是蓝玉蚕食云南的前哨站。

这是常遇春曾经对巴蜀明夏政权做过的事,现在蓝玉依葫芦画瓢,用在了云南上。

没有人比云南的百姓更了解有哪些路可以进入云南的腹地。王袆又带来了各大城池的城防和军营图,蓝玉很有信心直取昆明和大理,打云南一个措手不及。

当昆明和大理两个政治中心被攻下,就如同诸侯国的国都被攻破一样,云南已经被大明握在手掌心。

王袆制定的计谋和蓝玉之前的谋划一拍即合。

劝降?

当然,梁王如果能直接投降,大明就更省力。但劝降的时候,王袆当然也要做好劝不降的准备。

有屯田和新式火器,以及常遇春、蓝玉经营的强大民心作为后盾,王袆的胆子真是大得让蓝玉都自叹不如。

出发的路上,花文逊笑道:“如果我们仨率领先锋军把云南打下来,是不是勉强算是复刻了小军师用先锋军打下大都的壮举?我们也能摆脱小将的名号了吧?”

蓝玉道:“我说不好,问文英。”

陈英道:“当然。”

花文逊道:“我终于可以向文正那臭小子炫耀了。他当了燕王,隔三岔五就写信嘲讽我,他是不是有病?!”

蓝玉板着脸道:“他也给你写信?他就是有病。”

陈英:“……他只是太过高兴,想找熟悉的人分享快乐。”

花文逊和蓝玉:“呵呵。”

陈英头疼。

为什么到了云南,他还要为朱文正收拾烂摊子?朱文正究竟仗着自己劳苦功劳、又是义父的亲侄子,去招惹了多少人?

幸亏朱文正真的姓朱。

昆明。

“好了,好戏终于该开幕了。”王袆在衣服里穿好软甲,整理好手中磨得十分锋利的宽剑,“走。”

花云和康茂才也整理了一下腰间花里胡哨的佩刀,对藏好火铳的扈从道:“都精神起来,终于要结束了!”

扈从们皆笑道:“是!”

大明使臣一行人大摇大摆前往梁王皇宫。

梁王终于做出了选择,他将隐藏了许久的大明使臣暴露在了脱脱面前。

脱脱趾高气扬,在梁王王宫劝降大明使臣。

这半年间已经被王袆气度学问折服的云南官吏皆叹,王公此去,凶多吉少。

热门小说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本站提供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第170章 科学阁和双诰命制 下一章:第172章 三人使团覆灭云南

热门: 大唐风月 中国龙组2 巅峰权力 被亲哥死对头看上怎么办 穿书后我和女主都真香了 夜凝夕 凡人修仙传 枭臣 系统教你做人[快穿] 大悬疑2:藏传嘎乌